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新聞發布會】哈爾濱片區:構建現代化開放型產業體系 產業競爭力持續提昇
2021-08-27 15:01:0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英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27日訊(記者 孫英鑫) 27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兩周年』新聞發布會。會上,哈爾濱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任海龍就片區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以及取得了哪些成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任海龍。東北網記者孫英鑫攝

  任海龍表示,哈爾濱片區獲批兩年來,堅持把產業提檔昇級作為踐行『改革開放新高地』功能定位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不斷推出創新舉措,著力『強存量、擴增量、建核心』,加快構建現代化開放型產業體系,產業競爭力持續提昇,自貿區片區產業發展的示范引領作用得到了充分彰顯。

  一是強化產業發展規劃引領,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堅持高起點謀劃,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確定了建設科創中心、金融中心、商貿會展中心、特色國際文旅中心和新興產業集聚高地『四中心、一高地』的產業發展規劃和功能定位,提出了打造高端裝備制造、現代生物醫藥等兩個准千億級產業集群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金融服務、國際商貿物流、特色文化旅游等4個500億級產業集群,加快推動深圳(哈爾濱)產業園、中國北藥智慧產業園、碧海產業園等產業園區集聚發展的目標任務,切實強化了對高端產業的戰略引領。

  二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業創新發展能力得到新提昇。大力開展創新企業培育工程,借助自貿區的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平臺優勢,引導和支持各類創新要素加速向企業集聚,產學研一體化步伐持續加快,哈工大衛星產業基地的探索一號和快舟一號已進入產品應用階段,哈爾濱航天恆星開發的智慧農業、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系列產品已形成『人工智能+』的高科技產業集群。探索推出『國際協同孵化』模式,在莫斯科格林伍德設立了離岸孵化器,為深化與俄羅斯的科技成果交流和轉化開闢了新路徑。

  三是實施產業園區創新工程,推動產業集聚實現新突破。通過資金入股、政策訂制等方式,積極支持哈電集團、新光光電公司等知名企業闢建產業園區,構建『政府引導、企業管理、一體運行、協同高效』的產業園區運營新模式。同時,加大『飛地園區』建設力度,全面復制、帶土移植深圳先進的園區管理經驗,深圳(哈爾濱)產業園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31.03億元,園區注冊企業261家,注冊資本87.96億元,引進了華為鯤鵬、深圳敢為等23家新興產業項目。

  四是創新招商工作體制機制,推動產業招商質量效率得到新提昇。引入企業化管理模式,組建市場化、專業化的招商集團公司,建立了俄、日、韓招商代表處。應對疫情衝擊,推出『雲招商』『雲簽約』等招商引資新模式。強化對產業招商項目的全生命周期服務,構建起『謀、選、招、落、服』一體化招商新體系。兩年來,圍繞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重點,共引進產業項目189個,協議引資額3538億元,連續兩年協議引資額『超千億』,包括綠地國博城等9個超百億項目以及正威國際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7家,實現招商引資數量和質量『雙提昇』。

  五是加大惠企政策供給力度,推動市場主體培育壯大跨進新階段。先後靶向出臺『黃金30條』『新驅25條』『助企上市10條』等系列政策,並向全社會承諾,『其他地區有的政策,自貿區都可以有;其他地區沒有的政策,自貿區都可以談』,真正讓位於市場、讓利於企業,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片區獲批以來,累計新設立企業(含分支機構)8787家,深圳海鄰科等高新技術企業實現了南燕北歸,自貿區的集聚效應更加彰顯。

  下一步,哈爾濱片區將持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自貿區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緊扣黑龍江自貿區的功能定位,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系統集成、協同聯動,加快推動片區高質量發展。一是要在制度集成創新上求突破。積極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做法,探索開展工業大麻、石墨烯全產業鏈創新試點,強化『放管服』改革的系統性、集成性,打造深化改革的品牌新地標。二是要在產業開放創新上求突破。對標高標准國際經貿規則,依托區域比較優勢,進一步拓展對外產業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在高水平利用外資、高質量發展對外貿易、做強做優產業鏈和供應鏈等領域,推出更具靶向性的創新舉措,加快產業開放高地的建設步伐。三是在協同聯動創新上求突破。充分發揮核心片區的引領示范作用,進一步完善與其他片區、綜保區、開發區等開放平臺的聯動發展機制,力爭在資源共享、政策聯動、產業互促等方面不斷推出新政策,取得新進展。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黑龍江自貿區兩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