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30日訊 兩年來,肩負打造『面向俄羅斯及東北亞全面合作的承載高地和聯通國內、輻射歐亞的國家物流樞紐』重任的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面對外向型經濟規模偏小、遠離邊境口岸對外物流成本偏高等瓶頸制約,積極引項目搭平臺,不斷創新突破,通過做強對外合作的產業鏈、物流鏈、金融鏈,全力打造創新、活躍、高端產業集聚、特色功能突出的對外開放新高地。
頭部企業落地提昇對俄合作產業能級
8月20日,在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智谷大街與萬寶大道交口的中俄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項目建設現場,記者看到3臺高聳的塔吊伸展著有力的臂膀,機械隆隆作響;施工車輛穿梭往來,建築工人緊張施工,處處呈現出火熱的建設場景。
中俄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項目由浙江東日集團投資21億元建設,『大宗產品交易區正在進行鋼結構安裝,預計今年10月底可部分投入使用;綜合樓及兩個商務裙樓今年將全部封頂,預計明年11月份園區竣工交付使用。』哈爾濱東稷實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朔說。
建設招商兩不誤,目前這裡可以用一位難求來形容。目前,雖因疫情原因邊境口岸封閉,但對俄貿易的招商和調研等業務方面的工作仍然沒有松懈,園區申請進出口權的工作仍然在積極推進,俄方企業的客情關系依然保持緊密的聯系,每周1次或者2次的業務討論會,俄方企業以視頻形式參加,共同積極尋找對俄貿易平臺的創新模式。
近日,主打對俄牌的萬科中俄產業園也頻頻釋放好消息:僅用6個月就實現了產業示范街區的開放;已封頂的雙國雙園會客廳預計10月底投入運營;目前已完成簽約企業14家,在途協議談判企業25家,儲備跟進企業23家,其中已完成6家企業注冊、遷移,預計今年可實現產值超5億元……
哈爾濱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產業招商與運營中心副總經理倪慶利介紹,中俄產業園由萬科集團投資200億元建設,建成後,將與莫斯科俄中產業園形成跨國『姊妹園』,屆時中俄產業可通過『空間、人纔、要素』的深度互動,承接兩國合作產業鏈落地,極大促進兩地企業優勢互補,推進中俄產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助力哈爾濱新區『三區一極』定位不斷夯實,成為新區乃至哈爾濱市對俄合作地標。
企業的嗅覺最為敏銳。兩年來,哈爾濱片區獨特的區位和政策優勢,引得眾多頭部企業前來搶灘布局。除中俄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萬科中俄產業園外,由綠地集團投資建設的全球商品貿易港、寶能集團投資建設的寶能中俄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坤維恆線上新經濟電商產業園等項目都取得階段性進展,待這些項目建成投用後,將極大提昇哈爾濱片區產業能級,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內引外拓補齊短板暢通貿易渠道
日前,在哈爾濱新區哈大高速大耿家收費站以內與北站街交匯處,由龍運集團建設的B型保稅物流中心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預計2021年年底項目一期建設完工。
『B型保稅物流中心項目總投資3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佔地面積約7.5萬平方米,將建設包括分揀加工、保稅倉儲、附屬用房、檢查倉庫、交易辦公等業態。建成後,可以彌補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缺少海關特殊監管區的平臺功能,同時極大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增強片區吸引力。』龍運集團俄運通公司總經理張爽說,B型保稅物流中心將著力發展對俄跨境電商的物流通道服務,並吸引進出口貿易企業和物流企業入駐,帶動相關產業增益提昇,打通內陸地區對外貿易出海口。
除了建設B型保稅物流中心,龍運集團俄運通公司還搭建了俄運通中俄數據化作業平臺和龍鏈通外貿綜合服務平臺,服務全國對俄商貿企業。據悉,2019年供應鏈平臺運行至今,已服務外貿企業1500餘家,貿易訂單完成7005單。
在引進龍頭企業建設平臺項目的同時,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內的企業也積極發揮各自優勢,為完善哈爾濱片區外貿功能助力。
2021年1月,以哈爾濱俄運通科貿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運營的『哈俄班列』項目正式獲批,這是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獲批以來的首部專列。該專列於3月9日,滿載著50個集裝箱空調,從哈爾濱出發,一路開往莫斯科。
無獨有偶。哈爾濱哈俄國際班列運營有限公司入駐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以來,依托該片區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新體系,借助俄羅斯強大的運營網絡和物流資源,在正式獲得哈爾濱市政府的『哈俄班列』運營授權後,僅10天時間,於今年2月初就組織開通了莫斯科-哈爾濱首個回程直達班列。
靶向發力多平臺建設做強對俄金融
『身處自貿試驗區我們很幸運!我們在俄羅斯設立的子公司,今年在哈爾濱銀行對俄結算服務中心開立了盧布NRA賬戶,7月份開始使用。我們通過該賬戶完成了境內貿易伙伴的支付結算,最快實現20分鍾資金到賬,通過NRA賬戶結匯還降低了50%以上的匯兌成本,也實現了我們集團境內外資金的統籌管理,確保了資金安全和提高了資金管理效率。』俄羅斯新春木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峰與記者分享著政策紅利『嘗鮮』感受。
近年來,哈爾濱新區對俄金融合作始終保持業界領軍地位,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設立後,進一步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對俄金融合作再上新臺階。
『集聚專業資源,打造對俄結算中心,在哈爾濱片區設立對俄結算中心,是支持哈爾濱片區對俄經濟金融高質量發展,提昇我省對俄金融合作地位的重要舉措。』哈爾濱新區金融服務公司總經理解禮寧說,自2019年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批復建設後,為加強片區結算服務水平,積極溝通各大銀行機構向哈爾濱片區轉移國際業務資源,推動原有網點提檔昇格,中國銀行新區分行、工商銀行自貿區分行、交通銀行自貿區分行陸續設立,農業銀行自貿區支行昇格為自貿區分行也已獲總行審批通過,目前正在積極籌建。
同時,通過引進中俄金融聯盟,哈爾濱片區的中俄跨境金融合作層次不斷深化,領域不斷延伸。截至目前,聯盟成員已由初期的35家拓展到73家,涵蓋銀行、信托、基金、保險、融資租賃、評級機構等十多種類型金融機構。聯盟成員間開展銀團拆借等跨境融資合作20多項,合作金額超過170億人民幣,覆蓋資金清算、外匯交易、現鈔調運、同業融資、跨境投行等眾多業務領域。哈爾濱銀行的中俄跨境電子商務在線支付平臺系統可同時支持俄羅斯本土化支付工具,如MIR、 YANDEX、WALLET ONE等10餘種支付工具,60餘種貨幣的在線實時支付、收款和結算,充分滿足對俄出口電商企業多樣化的線上支付、收款、結算等金融需求.
兩年來,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金融服務創新成果不斷,持續助力企業享受自貿區發展紅利。據悉,自貿區首筆NRA賬戶結匯業務落地後,現已吸引十多戶非居民機構在自貿區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