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1日訊 『這裡就是咱安全溫暖的「家」。』在讓胡路區乘風街道,這句話已成為居民們的共識。該街道將安全文化融入情感文化,倡導『社區是我家,安全靠大家』的人文理念,打造『硬制度』與『軟文化』相結合的安全文化,讓居民在安全上有信賴、有依靠。
全省『五進』『五宣』活動開展以來,大慶市堅持把安全宣傳『進社區』作為解決基層安全治理難題的重要抓手,提出構建『和諧宜居、貼心服務、安全文化、共治共建、應急常態』五型安全社區工作思路,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乘風街道,實施24小時無縫隙安全防控,建立社區乾部、網格長、樓長層層負責的安全管理體系,聯合物業管理、片區民警、消防乾事,有重點、分時段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及時將安全風險隱患處置到位,做到了『小問題不出網格、一般問題不出社區、突出問題不出街道、重大問題及時上報』。
安全宣傳零距離。乘風街道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尤其對特殊群體、老幼群體的消防安全、居家安全、交通安全、應急避險制定了相應工作制度,堅持將安全服務從牆頭樓頭到『床頭』。該街道專門為獨居人群和高齡居民定制了溫馨提示鈴和安全提示卡,居民出門均能看到『燃氣關沒關好、水電關沒關好、鑰匙帶沒帶』的貼心提示;建立艷光工作室,為弱勢群眾在法律諮詢、幫弱扶貧、民事調解等方面提供便利;建設『四點半學校』,解決轄區學齡兒童放學後無人教育看管的問題,同時將物業報修、醫療門診、活動室設置為社區傷害監測點,做好日常傷害監測工作。
打造藝術宣傳陣地。乘風街道注重在業餘文化生活中傳播安全知識,自建7個文化藝術團隊,有群眾演員100餘人,自創了《守護生命安全發展》等10餘個安全文藝節目,每年定期組織專場文藝會演。同時,充分發揮志願服務隊伍支橕作用,8458名居民中有注冊志願者500名。
為堅持做優內部管理,乘風街道成立了安全領導小組,制定了網格員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手冊、安全管理制度、事故隱患報告制度,並選定15名安全經驗豐富的安全員,每周定期對社區服務綜合體內的超市、餐廳、理發店等進行全方位監管,重點加強臨街商鋪安全檢查排查。
乘風街道緊緊圍繞『珍視群眾甚於自己、珍視安全甚於日常』的服務理念,建立了以街道為主、企業輔助、公眾參與的常態化減災應急功能區,在所轄范圍內設置了4個應急避險場所,編制修訂了《地震災害應急預案》《消防火災應急預案》等8部應急預案,制作張貼了《轄區示意圖》《消防平面圖》《應急避險圖》《災害分布圖》,配套建設了應急供水點、應急供電點等,累計存儲應急燈、帳篷、消防器材等各類物資2000餘件,提高其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