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初秋的龍江大地,美景如畫。
水火交融的鏡泊勝境,煙塵遠去的渤海故國,穿林海、跨雪原的紅色傳承……一場詩與遠方的盛宴拉開帷幕——9月1日晚,第四屆黑龍江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在牡丹江舉辦。

如今,連續舉辦四屆的旅發大會已經成為黑龍江展示旅游形象、打造旅游品牌的『金字招牌』,一大批全域旅游片區精彩綻放,一系列新業態旅游產品如雨後春筍,見證並不斷推動著黑龍江的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黑龍江省是生態大省,森林覆蓋率較高,大森林、大濕地、大界江、大冰雪等生態旅游資源豐富。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成為黑龍江省發展旅游產業最大優勢。全省已開發多條旅游線路,並打造冰雪游、森林游、邊境游、避暑游等主題游產品,游客數量節節攀昇。今年上半年,全省實現游客接待量9933.4萬人次、旅游收入819.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5%、207.9%,分別恢復至2019年的112.4%、70.8%,高於全國平均增幅水平,旅游業已經成為第三產業增長重要拉動力量。而根據黑龍江省旅游發展委員會的預計,到2025年,全省年接待游客量將達到5億人次以上,年旅游總收入達到5800億元以上。
推進全域旅游既是一篇『新文章』,更是一項『大工程』,這塊誘人的『大蛋糕』,促使黑龍江旅游從內到外不斷改變,『軟件』『硬件』一同發力。從第一屆旅發大會舉辦地哈爾濱,到伊春、黑河、牡丹江,連續召開四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黑龍江舉全省之力集中推動承辦地大上旅游項目、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通過『立標打樣』引領全省旅游產業競相發展、整體提昇。

借辦好『旅發大會』之勢,不僅攪熱了一座城的名氣、人氣,更攪活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圍繞旅發大會籌辦,一批高質量文旅產業項目紛紛落地,為推動全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哈爾濱市率先探索以會興城的辦會發展模式,龍頭地位凸顯;伊春市建成改造景區41個,開發新業態16個,簽約旅游項目23個;黑河市通過辦會完成投資22.2億元,拉動投資130多億元;牡丹江市通過辦會投資31.7億元,帶動配套項目219個、總投資348億元。在前不久剛剛發布的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第三批50項省級創新實踐案例中,哈爾濱片區積極探索多樣性『旅游+』融合發展方法路徑和模式,推動『旅游+休閑農業』、『旅游+時尚文化』、『旅游+賽事體育』、『旅游+公共服務』、『旅游+產業項目』融合發展,成功入圍。
環境更美、路更通暢,旅游產業發展邁開大步,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全面提昇。黑龍江省在交通上推進構建高鐵全省一張網,這張網充分考慮到了旅游路線。以哈爾濱到亞布力為例,現在乘高鐵去游玩,車程僅在一小時左右,較之前顯著提速。生態修復、河道治理、植樹造林、道路改造、環境整治等一系列城鄉面貌提昇工程,旅游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截至目前,全省A級景區發展到409家、旅行社818家,昇級改造旅游乾線公路2400餘公裡、景區連通公路2000餘公裡,新建游客服務中心23個。此外,為了提高游客的旅游體驗,切實維護游客利益,黑龍江省13個市(地)已全部設立旅游誠信基金,用於省內跨區域或跨省旅游投訴的先行賠付。游客撥打『一個電話』,就能實現『有訴必理』。

現如今的黑龍江,全域旅游的理念已經融進了血液裡,既滿足了游客『體驗式旅游的需求』,也讓本地居民享受到了旅游發展帶來的紅利,實現雙贏。不懼前路漫漫,但求當下有為,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