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日訊 黑河市堅持將實施生活垃圾分類作為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的重要內容,通過招商引資建成了餐廚垃圾處理廠,不斷完善垃圾分類終端處理體系建設,快速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解決分類垃圾『前分後混』的問題,從源頭上減少污染、防治污染,著力改善生活環境,積極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
餐廚垃圾處理廠是解決全市廚餘垃圾處理末端問題的必要處理設施,也是確保生活垃圾『源頭居民分類、中間分類清運、末端分類處置』大框架能夠順利落實的關鍵。2019年5月,黑河市通過招商引資,采用PPP方式,建成了黑河市餐廚垃圾處理廠,項目佔地1萬平方米,總投資2881.84萬元,設計處理規模40噸/日,主要內容包括廚餘垃圾接收與預處理系統、高溫蒸煮滅菌系統、兼氧發酵系統、除臭系統、污水處理系統,形成了『城市環衛、垃圾處置、肥料加工、生態農業』的『四位一體,區域消化』模式。為進一步完善餐廚垃圾收運處置的法規體系,市城管執法局正在起草制定《黑河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擬通過采用多部門協作和聯合執法方式,對未經批准從事餐廚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置活動的個人和單位,進行有效打擊。
黑河市將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和再生資源回收系統兩個網絡進行有機結合,對生活垃圾投放收集、清運中轉、終端處置業務進行統籌規劃,實現投放點的整合統一、作業隊伍的整編、設施場地的共享。為了讓居民方便地投放可回收物,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設立回收物資分揀中心直接與社區居民對接,減少中間環節,提高居民手中可回收物的價格,大大提昇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同時,市區再生資源回收工作以便民利民多種分類回收設施滿足城鄉分類需求,實現全品類回收。市民可通過微信、電話等實現所有高低價值可回收物的『有償投售』,提高居民分類投售可回收物的體驗感和積極性。
黑河市還將通過互聯網技術應用,加快推進『互聯網+』回收模式,推進線上線下同步發展,推動環衛與再生資源回收兩個網絡融合式發展,支持居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回收企業協同推進垃圾分類、資源回收,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兩網融合』將對全品類可回收物『兜底』回收處理,包括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中的廢玻璃、廢金屬、廢塑料、廢紙、廢紡織品等,以更好地實現生活垃圾源頭分類,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推動黑河市垃圾分類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