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3日訊 面對面、實打實、心貼心服務群眾關愛群眾,切實解決群眾的困難事煩心事,讓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讓文明新風浸潤心田。愛輝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調動各方力量,整合現有資源,創新方式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搭建服務群眾的『平臺』
愛輝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籌、協調、指導、督促全區文明實踐所、站日常工作,全區11個鄉鎮、4個街道的1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89個行政村、15個社區的10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已同步建成,同時與省圖書館和黑河學院合作建設4個特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璦琿古城書房、契訶夫書房、滿鄉書房、青少年心理援助所,以此帶動『一區一中心、一鎮(街道)一所、一村(社區)一站』三級實踐機構全域覆蓋。
構建數量充足、構成多元、紮根鄉土、富有活力的志願服務隊伍,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總隊及各專業服務隊,搭建理論宣講服務等七大平臺,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提供各種貼心『便民式』服務。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共建活動,喇嘛臺社區和福龍社區榮獲全省『五個100志願服務社區』稱號,弘揚了志願服務精神。
唱響服務群眾的『聲音』
愛輝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深化3+N合作共建模式,依托黑河學院、市區同體、上級對口的資源優勢,與省圖書館、黑河學院和16家市直的省級文明單位、90家區直的各級文明單位結對共建,形成了『一幫一』或『多幫一』的良好合作態勢。推動全區上下積極開展『學習雷鋒好榜樣,我為創文作貢獻』和『鄉村之歌』文化志願服務等各項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志願服務活動,其中『科技助力心田開花』志願活動被黑龍江衛視《新聞聯播》播發。愛輝區通過微信公眾平臺、LED屏、宣傳單、新時代文明實踐應知應會口袋卡等多種方式在志願服務主題宣傳上狠下功夫,開設『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我為群眾辦實事』『創文之窗』等專題專欄,刊播全區防疫動態、疫苗接種等相關民生信息文章550餘篇,唱響為民服務的主旋律。
爭創服務群眾的『標杆』
愛輝區主動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融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提昇人居環境中,緊緊圍繞『宜居住、宜生產、宜生活』的建設要求,強化措施,完善村規民約,狠抓鄉風文明建設,全力打造『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生態文明美麗新愛輝。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著力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已累計投入100餘萬元,出動9000餘人次,清理小廣告6000餘處,清理小菜園、車棚42處,清理影響消防安全的樓道652個,維修、粉刷樓道、修繕臺階135處,清運垃圾45噸,極大改善了群眾生活環境。為群眾定制創文宣傳品圍裙2000條、布兜3000個、拴狗繩200條、扇子5000份、應知應會卡1000份、數據線500條,印制『創文小知識+一封信』宣傳單10萬份,制作宣傳圖板781塊,新劃停車位244個,新建景觀小品5處,營造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濃厚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