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0日訊 『60多年前,在大慶這片土地上,一場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石油工業面貌的大會戰拉開序幕,「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實乾勁頭,直至今日依然受用;60多年後的「十四五」開局之年,大慶油田古龍頁岩油勘探取得重大戰略突破,更激勵大家為建設百年油田、加快建設「三個城市」而拼盡全力。』8月30日,高新區石化產業促進中心副主任鄧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作為全國唯一依托石油石化資源闢建的國家級高新區,高新區石化產業促進中心充分發揮經濟建設主戰場、主力軍作用,聚力抓緊抓實產業項目『引、育、建、壯』工作,一刻不停抓服務、促發展、去創造,為『十四五』高質量開局起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石油工人乾勁大,天大困難都不怕。』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鄧軍和他的同事在外出招商中,不斷克服困難、不斷去探索。『2018年以後,隨著化工原料的不斷落地,我們重新對產業上下游企業進行梳理,為了把企業引進來,想盡各種辦法,通過中介招商、協會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種方式,尋找目標企業來慶投資。』鄧軍介紹,在招商過程中,『敲門招商』讓他記憶深刻。在參加展會時,他們很難有機會面對面與企業負責人坐下來交談。為了獲得這樣的機會,通常在晚飯後,他和同事就找到目標企業負責人的房間,直接敲門遞上名片,先以『拉家常』的方式交流,再逐漸轉入推介大慶。
如今,在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高新區已建有興化、宏偉、林源等3個國家級專業化工園區,先後有海國龍油550萬噸/年重油催化熱裂解和95萬噸聚烯烴、光大環保4.33億元固體廢物處置中心、博源10.89億元熱電站等21個省市重點項目陸續開工建設,累計實現到位資金273億元,項目全部投產達效後可實現產值500億元以上。
『堅持在苦乾的同時注重巧乾,彰顯講究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高新區石化產業促進中心在積極對接企業招商引資的同時,不斷加強公用工程配套完善,提昇園區承載能力。鄧軍說:『一個個項目的招引、落地,不是簡單地出去和企業談,自身的軟、硬件打造更不能少,只有內外結合纔能發揮最大的威力。』
高新區石化產業促進中心設有產業項目科、規劃建設科、安全環保科、重點項目推進科等6個科室,在招商、服務、硬件打造等一系列要素的共同支橕下,纔使得一個個項目走上『引、育、建、壯』的軌道。以海國龍油『550項目』為例,從最初的立項到項目建設,再到全面投產,每一個環節都融入了大慶產業人的心血。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工作人員『駐企』幫助企業找漏洞、補短板,按照《園區疫情防控情況檢查記錄》18項措施開展防疫督導,嚴把冷鏈貨物『入口關』和貨物流通『進口關』。同時,積極開展『雲簽約』,先後簽約了相變儲能材料項目、乙烯裂解副產品綜合利用項目等較大的『油頭化尾』項目。
錨定『爭九保八』全年目標,持續煥發乾事創業精神狀態。接下來,高新區將以大慶現有石化產業為基礎,留住『油頭』做大『化尾』,做優存量、做強增量、補齊短板,在夯實發展基礎的同時,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延伸烯烴、芳烴產業鏈,發展高端精細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一體化、集約化、生態化』的石化產業園區,為大慶加快建設『三個城市』提供有力支橕、凝聚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