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0日訊 群眾需求在哪裡,新時代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去年11月,甘南縣以志願服務為抓手,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推出『甘南縣文明實踐雲平臺』,研發『文明實踐小程序』,開展志願『點單式』服務,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融入日常服務,大力解決群眾所需、所急、所盼,實現了服務群眾『零距離』。
初秋一大早,甘南鎮供電所共產黨員服務隊的志願者就帶著工具來到甘南鎮立新社區居民張景新家,幫他家維修電路。原來,早上起床時,張景新發現家裡突然斷電了,他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在『甘南縣文明實踐』小程序上發布需求,描述說明自家電路有安全隱患,希望有工作人員前來解決。沒想到當天就有志願者前來查看並解決問題。小小的平臺,讓群眾出乎預料地體驗到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帶來的便利。
事後張景新十分感慨地說,『我就想著登錄雲平臺試試,沒想到這麼快就來給我維修了,解決了我家的大問題。』而當時為張景新提供電路維修的甘南鎮供電所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包海成表示,『我們接到單以後,可以很直觀地了解群眾需求,然後第一時間組織人到用戶家解決困難。這個雲平臺挺方便,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對用戶一對一精准服務。』
據介紹,『甘南縣文明實踐雲平臺』按照點、派、接、評『四單制』的模式運行,以『甘南縣文明實踐雲平臺』為中心,群眾通過『甘南縣文明實踐』小程序進行手機『點單』,然後系統實時『派單』,志願者『接單』後開展線下志願服務活動。結束後,系統依據『點單』頻次、群眾反饋進行評價。平臺操作簡單、互動性強,拉近了志願者與服務對象的距離,使得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更加精准。
便捷的服務,讓居住在縣內光明社區的武殿陽同樣受益匪淺。自從有了平臺後,他常常通過平臺預約社區醫護人員上門測量血壓,不僅保證了測量結果的准確性,還省去了來回去醫院的麻煩。『醫護人員親自登門服務,讓我都不用出家門就可以了解身體狀況,而且在好些方面還能得到及時的治療。要說啥是便民,我覺得這就是便民。』武殿陽說。
據了解,2020年底,甘南縣推出文明實踐綜合服務管理系統『甘南縣文明實踐雲平臺』,同步配套開發『甘南縣文明實踐』小程序,搭建起集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科普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網上志願服務陣地,真正把文明實踐活動做到群眾身邊,做到群眾心裡去。平臺投入使用9個月以來,已派出志願者1735人,開展理論宣講、扶貧幫困等服務活動860次,惠及7500餘人次,在服務群眾需求上切實搭建起了行之有效、令群眾滿意的便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