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5日訊 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將至,家人聚會、外出游玩,又是一個出行高峰期。近期,國內本土病例零星散發,並引起聚集性疫情,加之全球新冠疫情形勢依舊嚴峻,怎樣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9月14日,市疾控中心發布10條『雙節』提醒,讓市民繼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不能有絲毫松懈。
一是堅持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離慶,不去中高風險及有病例報告的涉疫地區旅行及出差。若必須前往,往返前要向工作單位、社區或屬地疾控中心報備,同時出行前要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防控措施,並配合支持相關排查、隔離、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管控措施。
二是提前規劃錯峰出行,保證旅游順暢、出行安全。出行前需准備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液等防護物資。盡量避開熱門景點,實行網上預約、錯峰出行。
三是以周邊游和中短途旅游為宜,室外活動為主。建議前往人員較少的空曠地帶、郊野公園等處游玩,以家庭游為主,如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癥狀應避免外出,做好防護並及時就醫,老人、慢性病、孕產婦等特殊人群,不建議安排遠行。
四是提倡出游前全程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近期我國多地發生德爾塔變異毒株引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能夠降低感染率、重癥率和病死率,更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請符合條件卻仍未接種的人員盡快主動到轄區疫苗接種點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盡快建立人群免疫屏障。
五是減少不必要的聚會。不宜舉辦或參加人員較多的聚餐聚會,避免在密閉空間聚會,活動盡可能簡短並注意開窗通風。參加活動的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堅決杜絕帶病聚餐聚會,預防腸道傳染病和食源性疾病。
六是要保持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勤洗手,常通風。飯前便後、觸摸眼口鼻之前,接觸垃圾、排泄物之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方便洗手時可使用免洗手消毒劑。咳嗽、打噴嚏時用肘部或紙巾遮掩,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垃圾箱內。不隨地吐痰。
七是合理膳食注意衛生。『雙節』期間不要暴飲暴食,規律用餐,合理膳食。選擇有資質的餐飲單位就餐,注意飲食衛生,倡導使用公筷公勺,實行分餐制,拒絕食用野味。
八是避免與野生動物密切接觸,防止蚊蟲、鼠蚤叮咬,做好防護,減少蟲媒疾病發生。如外出游玩,增強防病意識,避免與野生動物的密切接觸。如必須接觸,也應注意做好必要的個人防護,避免感染人獸共患疾病。做好防蚊措施,減少蟲媒疾病發生。
九是返程後做好健康監測,配合屬地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旅游歸來後,應密切關注自身及家人的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可疑癥狀,要佩戴口罩(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護級別口罩)及時到附近醫院發熱門診就醫,不要自行用藥,不要到沒有資質的診所就醫,以免延誤診療。就診時不建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要帶病上班,並向單位、所屬社區、疾控部門報告旅行史、接觸史及身體異常情況。
十是做到多病共防。除新冠肺炎外,秋冬季還是流感、流行性出血熱等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要堅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體魄,防止傳染病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