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5日訊『真是辦實事啊!立案10天,我們8人就拿到了被拖欠的工程款。』市民程先生說,多虧了杜爾伯特法院執行法官多次驅車下鄉,與被執行人10多次的『嘮家常』。
在很多人眼裡,辦實事一般是行政部門的事兒。但有過打官司經歷的人都知道,作為審判機關的法院,實事也是辦得相當『牢靠』。截至8月末,全市法院共新收案件68171件,審執結49528件,綜合結案率75.83%,收結案數量均佔全省第二位。據統計,全市法院網上立案7213件,網上繳費22737件,退費1242件,網上申請保全493件,在線委托鑒定214件,律師服務平臺事項申請783次,電子送達文書和訴訟活動通知130292件,當事人評價11925件,滿意率99.72。
全市法院是如何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動解決群眾關注的難點堵點痛點的?
讓打官司不求人?『一攬子』便民利民舉措被優化
打官司本就是遇到煩惱事兒,不得不用司法手段來解決。要是打官司過程不順暢,當事人更鬧心。為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全市法院優化『一攬子』便民利民舉措。
『跨域立案太便民了。』近日,我市某企業代理律師通過市法院的跨域訴訟服務成功立案。『代理企業想通過訴訟向銷售方要回購買飼料原料的貨款,企業轄區在縣區,按理應到縣法院立案,但我的工作地點在東風新村,離市法院近,跨域訴訟我就不用往返縣裡了。』
不僅如此,全市法院深入開展領導乾部『走流程』活動,處級以上領導乾部以當事人身份親身體驗線上線下辦事流程。設置不合理、辦事指南不規范、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一經發現,立即整改。常態化開展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社會各界群眾感受司法建設成果。全市法院常態化舉辦公眾開放1730期,接待6.8萬人次。市法院在全省法院率先推出VR全景游覽『雲端開放』,率先突破公眾開放300期,推動形成『打官司不求人』司法文化。
綠色服務窗口全覆蓋,建立訴訟服務輔導機制,實現訴訟服務『馬上就辦』,完善便利律師參與訴訟機制,建立訴訟服務滿意度評價制度,持續推動多元解紛向重點領域拓展,設立基層便民訴訟服務點……今年以來,全市線上線下訴訟服務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訴訟服務持續優化。當事人評價11925件,滿意率99.72。
怎樣切實解民懮?一批涉民生領域案件被攻克
要想解當事人的懮,『官司』早點結案最好。為把實事辦到百姓心坎上,全市法院持續加大執行力度,攻克了一批涉春耕、涉企業等涉民生領域案件,做到快立快審快執。
記者從市法院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執行案件同比增長7642件,結案同比增長6455件;綜合結案率同比增長6.66%,全省排名第二。
這其中——
對涉『三農』案件優先立案、優先執行。『保民生·助春耕』專項執行行動期間為當事人執行涉春耕土地3850餘畝,執行到位金額2000餘萬元。肇源縣法院僅用9小時就執結6起案件,執行交付土地2753.25畝,有效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切實保護農民工、生活極端困難群眾等弱勢群體利益。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執結涉民生案件858件,到位標的額5400餘萬元。杜爾伯特法院在為25名農民工追討30萬工資時,執行法官在被執行人居住地和經營的牧場晝夜蹲守,僅用3天結案並即時發放案款,獲得申請人高度贊譽。
落實『六穩六保』要求,對涉企案件慎用強制措施,采取靈活執行方式,因案施策,為全市經濟平穩運行增添『司法動能』。
信訪矛盾咋處理?依法表達訴求的渠道被拓寬
新冠肺炎疫情令構建涉訴信訪的多元化解機制『迫在眉睫』。市法院及時建立『便民雲端接訪』,取得不小成效:全市法院信訪辦共添加錄入1360名信訪人,通過雲端視頻接談553人,有效化解信訪案件427件。
『硬件建設上實現「五有」,有專人、有設備、有流程、有維護、有宣傳;軟件建設上實現「五轉變」,轉變觀念、轉變作風、轉變角色、轉變機制、轉變方式。』市法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兩級法院雲端接訪賬號做到100%全覆蓋。此外,暢通網絡信訪平臺、完善便民雲端接訪平臺、強化院領導接訪……群眾依法表達訴求的渠道被拓寬,矛盾糾紛被一件件化解。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僅優化服務舉措、加大執法司法力度、暢通信訪渠道,截至目前,《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方案》中涉及的七大內容25條舉措,均超計劃落實落靠。『我們將繼續奮力踐行「打官司不求人」承諾,切實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及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轉化為忠誠履職擔當的實際行動,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執法司法服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滿意度和司法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當采訪結束時,市法院工作人員的話語久久回蕩在記者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