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胳膊酸痛,晝夜無休!大慶醫護築起防疫最堅固的牆
2021-09-24 09:23:52 來源:大慶網  作者: 沈艷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24日訊 目前,我省再次出現本土新冠病例,打好疫情防控『攻防戰』,我市啟動了大范圍核酸檢測工作。在這個不尋常的中秋節,一夜之間,負責核酸采集與檢測的醫護人員更加忙碌起來。

  那麼,他們的工作狀態是怎樣的?9月23日,日報記者探訪了市中醫醫院核酸采集點和實驗室——

   聲音沙啞的護士們

  『5號窗口開單,6號窗口繳費……』9月23日9時許,記者來到位於室外的市中醫醫院東側核酸采集處,護士白靖拿著擴音器在現場維持著秩序。這名姓白,長得皮膚也白皙的護士,摘下口罩,一張臉變成了兩個顏色。

  另一邊,護士張影拿著大喇叭解答著市民的各種疑問,發放著提前預約打印好的核酸檢測條形碼。

  『昨天人最多的時候,我被七八個人圍著問一個問題,雨聲加上嘈雜聲,有那麼一瞬間我感覺我耳朵什麼也聽不見了,頭暈眼花。』前來采集核酸的市民越來越多,雖然張影手中舉著印制著采集流程的宣傳牌,但是還是不斷有人反復問著同樣的問題,張影只好一遍遍反復說著,『昨天一天下來,到晚上嗓子都疼得厲害,說不出話。』

  記者看到,在信息錄入室內,信息錄入員孫寧、趙若冰的聲音也有些沙啞,兩個人的窗口前市民接連不斷,他們便不停地回答著各種問題。

  『我剛來一上午,說得我嗓子冒煙,他們天天這麼說,可想而知。』當天,剛剛從兒科抽調過來支援的護士王連霞說,自己早上上了崗便沒有離開過座位,更沒有時間去喝水。

   胳膊酸痛的『大白』

  『仰頭,一定要配合我,不要緊張,不要躲。』在4號采集窗口,負責核酸標本采集的護士張雪,仔細地核對人員信息,提醒要注意的事項,她熟練地操作著,幾秒鍾就完成了一個人的標本采集。

  『今天人相對少了,昨天人最多,一上午采集了400多人。』今年22歲的張雪是該院糖尿病科護士,從5月份開始就一直抽調到核酸采集室。1.7米身高的她,每采集一個標本就要躬著腰,抬高胳膊。9月22日當天,一個班下來後張雪胳膊酸痛,抬不起來。

  據該院核酸采集室護士長張美玲介紹,從9月21日下午開始,前來采集核酸的市民瞬間多了起來。醫院迅速從各科室抽調了業務能力強的護士支援,東、西側采集處同時工作。9月22日一天時間,為1400多人采集了核酸標本。

  記者看到,這名懷孕已經4個多月的護士長,仍然和大家一樣奔忙在核酸采集處,協調著各項事宜,接著一個又一個電話,解答著一個又一個疑問……

   凌晨鏖戰的核酸檢驗師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從哈爾濱抵(返)慶人員的核酸標本要在4-6小時內出結果,我們必須分秒必爭。』當日10時許,記者來到市中醫醫院核酸檢驗室,檢驗科主任高君正忙著協調各項事宜。

  中秋節當天晚上正當人們歡度佳節之時,高君和核酸檢驗師們接到緊急通知便第一時間趕到醫院,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投入到緊張的備戰工作狀態中。當天一萬多人次的標本在凌晨1點纔開始陸續送到實驗室,核酸檢驗師麻曉宇、孫野濃連夜奮戰,從凌晨一直忙到天亮,一夜未眠。而高君也一直關注著工作群的動態,安排著工作,一夜沒有合眼。

  核酸檢測過程中,檢測人員穿著厚重的防護裝備大部分工作都需要將雙手伸進生物安全櫃裡操作,因為長時間保持同樣的姿勢,麻曉宇、孫野濃從實驗室出來的時候,面容憔悴,手臂僵直,半天纔敢回彎,高君也熬出了黑眼圈。

  據了解,自2020年5月該院核酸檢驗實驗室成立以來,這裡已經先後檢測了50餘萬人次的核酸標本。

  『我們現在人休,機器不休,24小時輪守,確保每一份核酸標本都能在最短時間內出結果,為疫情防控贏得寶貴時間。』高君說,科裡的醫護人員都已經進入戰備狀態,做足了打好疫情防控『攻防戰』的准備。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