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7日訊『當前,我省發生本土疫情,防控形勢復雜嚴峻。14天內有涉疫區域旅居史或者與陽性感染者軌跡有時空交集的人員,要向社區和單位主動報告,積極配合流調和管控,按要求有序做好核酸檢測。』9月26日,市疾控中心消毒科主治醫師劉禹池提醒廣大市民,及時報備,是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若因不報備、不執行相關防控措施影響疫情防控工作的,將被依法追究相應責任。
『前不久,H市有10人因故意隱瞞疫情中高風險地區行程,被依法處以行政處罰。』劉禹池介紹,這10人從疫情中高風險地區返回H市後故意隱瞞行程,不填寫公安機關發送的調查問卷,且未主動采取隔離措施。最後,因拒不執行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進行了處罰。
所以,對於從中高風險地區抵返慶人員,要及時向所屬的社區、所在的工作單位及疾控中心進行報備,並配合當地的相關管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對此也有明確規定,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樣本采集、隔離、治療等預防管控措施,並需如實提供相關情況,若因不報備,不執行相關防控措施,影響疫情防控工作的,將依法追究相應責任。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家經常能聽到流調這個詞。什麼是流調?流調人員會詢問哪些問題?據劉禹池介紹,流調全稱為流行病學調查,這是疫情防控中的一項重要環節,目的是還原整個事件,追蹤傳染源,發現潛在的接觸者,流調信息是開展醫學隔離、醫學觀察的基礎。更直白地說,流調就是要搞明白,在過去每一個重要時間裡,你走過的路、遇到的人和發生的那些事兒。流調人員會主動詢問當事人前後暴露史、接觸史、活動軌跡、就醫情況、疫苗接種情況等,通過流調尋找與傳染源、傳播途徑有關的相關信息,為進一步判定密切接觸者並采取相應的管控措施及消毒范圍提供依據。值得注意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明確規定,刻意隱瞞流行病學史,造成疫情擴散的,可以追究其法律責任。
此輪疫情的密接和次密接還涉及多場婚宴,這些都為本輪疫情增加了不確定性,防控形勢相當嚴峻復雜。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國慶節前後不參加、不舉辦婚禮宴請、親友聚餐、同學聚會等聚集性活動,提倡紅事緩辦、白事簡辦。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不聚集,防止交叉感染。嚴格執行測溫、掃碼、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主動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不信謠、不傳謠,人人行動,共克時艱。
大慶日報記者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