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7日訊饒河縣認真按照省、市決策部署,按照『應接盡接、應接必接、應接快接』原則,高位推動,精心組織,強力推進疫苗接種工作,構建免疫屏障。截至目前,饒河縣完成首劑接種105443人,其中,12-14周歲完成接種3385人,任務完成率107.6%;15-17周歲完成接種2866人,任務完成率128.5%;18歲以上完成接種99192人,任務完成率96.9%,位居全市首列。
構建運轉高效的指揮體系。饒河縣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長和縣指揮部指揮長牽頭研究,優化縣指揮部組織體系,加強疫苗接種工作領導力量,實行縣委書記、縣長雙組長負責制,嚴格落實縣處級乾部包保責任制,縣處級乾部下沈一線,包保各農場、各鄉鎮、社區、森工林場。每周縣指揮部辦公室印發縣處級乾部包保重點,特別是明確每個階段督導疫苗接種工作重點,有效傳導了壓力,強化了一線組織推動力。成立了由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縣委辦、縣政府辦、縣衛健局精乾力量組成的4個疫苗接種工作專項督導檢查組,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基層,強化督導,對各農場、各鄉鎮、社區、森工林場疫苗接種情況實行日通報,及時發現問題,快速整改到位,並開展了抽樣檢測,確保疫苗接種工作紮實開展。紮實做好宣傳發動,利用關注饒河、電視臺、微信工作群、微信朋友圈、電子顯示屏、懸掛條幅、農村大喇叭等及時發布疫苗接種相關信息,強化疫苗接種相關政策、科普知識和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宣傳,即時解答群眾疑惑,提高接種意願,營造良好氛圍,增強了廣大人民群眾願接盡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戶一檔』精准排查。為做到『四個清楚』,饒河縣對疫苗接種實行戶檔案化管理,網格員通過微信、電話、入戶走訪等形式,全面摸清目標人群底數,以戶為單位,『一戶一檔』建立疫苗接種檔案。縣指揮部辦公室統一設計戶檔案表格,每個戶檔案既規范填寫了戶檔案表格,又附上了接種憑證。對外出人員以及禁忌癥人員,也全部建立了檔案,做到了全覆蓋建檔。為激勵網格員履職盡責,饒河縣全面加強網格員隊伍建設,全縣網格員增加到1482人,其中,專職網格員717人,兼職網格員765人。建立網格員績效獎勵機制,社區網格員工資由原來的每月800元上調至每月1500元,並設立300元績效獎勵工資;各農場、各鄉鎮網格員待遇均得到有效保障,全面調動起網格員履職盡責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饒河縣組建了網格化指揮系統運行專班,正在建立全縣網格化大數據信息系統,推進全縣網格體系向智能化、信息化邁進。為確保不漏一戶,饒河縣開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動,以在校學生為宣傳員,倡導家長應接盡接。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商超、醫療機構、客運站、人員密集公共場所安排專人查驗『三碼』,對未接種人員進行信息登記,推送至相應屬地單位,督促落實接種工作。
科學規范接種疫苗。根據人口分布情況,科學選址,精准布局,在縣域內共設置集中接種點15個,流動接種點1個,配備現場醫務人員400餘人,最大日接種量9000劑次。為確保疫苗接種環節安全,做好疫苗接種及應急處置安全,制定《疫苗接種異常反應醫療救治工作方案》。從縣內二級醫院選派高素質醫師駐點開展工作,配備120急救轉運車輛,配齊配全相關急救藥品及器械。在縣內二級醫療機構開通異常反應救治綠色通道,全面做好異常反應救治准備工作。先後開展6次醫務人員業務能力培訓,做到考核上崗。截至目前,組織開展相關培訓7次,培訓人員435人次。縣鄉兩級聯動,組成疫苗接種評估組,下沈農場、鄉鎮駐點開展工作,指導基層醫療機構對暫緩接種人群進行科學評估,對照《黑龍江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禁忌和注意事項指引(第二版)》相關要求進行逐人認定。截至目前,經認定,暫緩(禁忌)接種人員3569人,待認定184人。加強疫苗運輸、儲存環節管理,配備2輛冷鏈運輸車用於疫苗接收和分發,儲備冷藏箱73個,冷藏背包60個,嚴格按規范全程冷鏈運輸、儲存,確保疫苗流通環節安全。
親情關愛強化服務保障。針對行動不便等特殊群體,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了『親情關愛,共築免疫屏障』活動,由社區包保縣處級乾部牽頭,開展精准排查。根據排查情況,建立未接種人員臺賬。根據未接種人員實際情況,明確一名家屬、一名親屬、一名街鄰、一個單位、一名網格員共同開展親情關愛。通過親情關愛,為未接種人員送去了溫暖、送去了信息、送去了服務。
截至目前,通過『親情關愛』活動,共排查出未接種人員535人,除禁忌癥人群外,其餘人員做到應接盡接。對行動不便的目標人群,組織醫護人員、志願者提供上門服務或提供車輛接送以及志願者陪護服務。提供上門接種服務共出動醫務人員11人次,車輛16臺次。通過親情關愛,實現了有效挖潛,讓廣大人民群眾感受到了疫苗接種工作中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