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1日訊 『高舉工業強市大旗,把工業做大做強,走出一條轉型發展全面振興的新路子。』大慶市工業強市的思路,正因實踐的不斷深入而愈發清晰。
構築『1+5』產業體系,不斷提昇工業經濟總量;培育『1040』企業矩陣,不斷提昇企業發展體量;搭建『2+7』園區載體,不斷提昇平臺承載容量;打造『4+X』協作平臺,不斷提昇產業整合力量。
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持續走高,呈現穩中加固、穩中上昇的態勢,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8.9%,創8年來新高。
組織保障機制護航工業強市『加速疾馳』
市政府研究室綜合科科長李鳳東現在有個新身份——海鼎科技公司的駐場專員。他每周兩天在企業辦公,及時將企業需求反饋給首席服務員,由首席服務員『派單』,協調市區各單位通力解決聯合『辦單』。
從駐場專員到首席服務員,這是大慶市推進重點產業項目的服務新舉措,由市級領導擔任首席服務員,設立駐場專員,充分發揮組織保障優勢,形成密切配合、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首席服務員』做示范。大力實施『三百行動』、優化『五制服務』、完善『首席服務員』服務舉措,34名市級領導出任『總服務員』,對102個重點產業項目和招商線索『一包到底』。來自市發改委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全市已落實投資5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387個,其中新建193個、續建194個,總投資1637.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52.8億元。全部項目中,已開復工340個,其中新建153個、續建187個,開復工率87.9%,完成投資203.3億元、投資完成率36.8%。
『回頭看』重實效。建立完善聯系服務民營企業制度,對近3年創辦的企業開展『回頭看』、『回頭幫』,各級領導乾部積極聯動推進『辦好一件事』和『走流程』,及時幫助企業破解生產經營難題,以政府『服務強』助推企業『實力強』。
『專班推進』聚合力。健全專班推進機制,將8個產業項目服務組覆蓋到『百企提質增量』計劃,制定符合實際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形成市領導牽頭、各縣區各部門合力抓落實工作機制。
產業集群助工業強市『全面起勢』
早8時,李園原准時來到工位,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跟她一樣,在大慶延鋒安道拓汽車部件有限公司3萬平方米廠房內,有400多名工人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現在生產任務重,每天要生產300套汽車座椅。』公司EHS工程師楊憲龍告訴記者。
隨著沃爾沃汽車量產,大慶的汽車產業鏈已初步搭起了『龍骨』,以沃爾沃為龍頭所引領的產業集群效應開始顯現,相關產業隨之『風生水起』。大慶延鋒安道拓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在高新區建設的生產線,就是專為大慶沃爾沃提供汽車座椅配套的。
項目帶動,產業鏈形成,重點項目正如『火車頭』,帶著產業集群加速跑。
大慶市創新上項目、延鏈條、育產業聯動機制,全力構建多點支橕、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產業體系。以建設『百年油田』為引領,做大油化產業。完善地企多層次議事協調機制,發揮百年油田(大慶)協調推進辦公室作用,在創建『百年油田』,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油田二三級子公司在地方注冊等方面深化務實合作,推動『油頭化尾』原料優勢向精細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石蠟和高檔潤滑油等精深加工領域拓展。以融入『哈大一體化』為契機,激活新興產業。構建哈大交通聯運、產業聯動、服務聯通、文旅聯合機制,推動產業布局、政策共享、空間拓展一體化發展,引導新興產業向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項目縱深覆蓋。以實現『增型上量』為依托,壯大汽車產業。充分發揮國家發改委將大慶賽車小鎮推動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相關做法作為36個精品特色小鎮典型經驗全國示范推廣效應,加速釋放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承載功能,支持沃爾沃爭取更多車型及新能源汽車落地,加速汽車產能潛力向零部件生產、汽修改裝、競技賽事等前後端市場延伸,加快構建全球供應體系,經過10年發展積累,大慶市高新區已具備生產乘用車15萬輛、專用車2000臺套生產能力,汽車後市場服務企業達到134家、營業收入突破450億元。2020年沃爾沃全年產量7.16萬輛,帶動汽車產業增加值新增24億元。
企業矩陣為工業強市『強肌壯骨』
走進大慶高新區,名為《追夢》《源夢》的兩組城市景觀頗為吸人眼球。雕塑主體部分由高新區本土企業黑龍江多維時空采用3D打印技術制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3D打印城市景觀。大慶沒有航天航空生產企業,卻用3D打印『造』出了相關領域零部件,這也是多維時空的創舉。
作為落地較早的『小巨人』企業,多維時空享受到了高新區諸多的政策和資金扶持。
大慶市相繼組建了黑龍江省油氣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國家能源陸相砂岩老油田持續開采研發中心、陸相頁岩油氣成藏及高效開發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協同創新平臺獲批建設,『油頭化尾』工程技術研究院、中科院長春分院大慶產業育成中心、雙興智能科創中心等項目合作運行,建成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基地86家,省級以上技術轉移示范機構3家,年均對接轉化科技成果100項以上,技術合同成交金額突破20億元。『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鏈條創新創業孵化體系初步形成,培育形成了軟件園、東北石油大學科技園等特色孵化載體,孵化載體總數發展到47家。大力引導各類主體創辦科技型企業,年均注冊成立科技型企業1400家,高新技術企業由2016年的134家增長到2020年的332家。
面對『十四五』甚至來自未來的挑戰,大慶該如何在全新的工業賽道突圍?那就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斷提昇大慶工業體系的整體競爭力,成為大慶築牢工業強市根基的有效抓手。
精准招商促工業強市『拔地參天』
54天,行程48萬公裡……年初以來,大慶市四個駐點招商工作專班聚焦長三角、珠三角等地,按圖索驥、靶向發力,前移陣地、上門服務,把經濟賬算到企業心坎裡。
『我們這個工作專班4月15日從大慶出發,先是到哈爾濱與黑龍江省河南商會、鐵建二十四局進行了接洽,然後趕到省外第一個工作地點河北省唐山市,接下來還要到北京、天津、河南、山東等地開展工作。』京津冀魯豫工作專班組長、市工信局副局長張躍虎今年4月就將辦公桌『搬』到了京津冀魯豫等地。
『大慶招商引資有兩大「法寶」,那就是以譜招商,按圖索驥;以鏈招商,靶向發力。』市工信局規劃投資科負責人謝健對記者說。
大慶市圍繞油頭化尾、食品加工、裝備制造、新型材料、新能源產業等5個重點產業鏈編制了企業產品圖、謀劃項目圖、招商企業圖、園區承載圖、要素政策服務圖5類圖譜,確定一批重點招商目標企業,進而實現精准招商、高效招商。
一家家企業被編入一個個重點產業鏈中,猶如一顆顆『珍珠』鏈接在一起。5大重點產業『串珠成鏈』,精准謀劃『穩鏈、延鏈、補鏈、強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