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小康圓夢 | 林甸縣農民王會雙:『包』出來的幸福生活
2021-10-14 09:18:19 來源:大慶網  作者:崔義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14日訊 『沒有黨的好政策,就沒有我家的幸福生活。』說起如今的小康生活,林甸縣林甸鎮朝陽村農民王會雙感觸頗深,實誠話字字感恩、句句勵志。

  今年54歲的王會雙是遠近聞名的大孝子,多年盡心伺候癱瘓在炕上的老娘。『以前,我做夢都在想,未來的小康生活會是啥樣子?能過上讓俺娘想吃啥都不虧嘴的日子,我就知足了。』說話間,王會雙講起以前的窮日子直抹眼淚。就在五年前,他家年夜飯只買得起一斤肉。『老娘饞肉了,只能燴在酸菜裡給她挑出來吃。』

  因為要照顧年邁臥床的老母親,就不能外出打工,而種地的收入又僅能維持家庭開支,母親每年近萬元的醫藥費讓王會雙上火。2017年3月,這個不富裕的家庭又遭重創,王會雙在幫助鄰居乾活時右小腿骨折。『那時候,感覺天都塌了。』王會雙說,時隔2個月,趕上『脫貧攻堅回頭看』入戶核查,了解到他家的情況後,通過村民代表評議,王會雙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感謝脫貧攻堅好政策,感謝黨派來了好乾部。』王會雙說,被納入『貧困戶』以後,家裡老人醫療有了保障,解決了部分醫療費用,縣裡又派來了幫扶人,一對一地精准幫扶,讓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幫扶乾部根據王會雙的實際情況,因戶施策制定幫扶措施。2018年,王會雙夫婦一邊在家照顧母親,一邊發展庭院經濟,還成立了『蛋禽收購點』。王會雙在腿好以後,又應聘成為村裡的公益崗護林員,生活有了起色。

  『國家扶貧政策這麼好,不用好就白瞎了。』在幫扶乾部的鼓勵下,王會雙申請了5萬元免擔保扶貧貸款,蓋雞捨、買飼料,准備大乾一場。俗話說,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秋天的一場雞瘟,徹底打蔫了王會雙。『全軍覆沒,一只沒剩。』拉著死雞去深埋的路上,這個剛強的漢子眼淚嘩嘩直流。

  即便如此,王會雙沒被打倒。可咋翻身?幫扶乾部也心急如火。『絕對不能趴下,還得乾。』王會雙說,幫扶乾部聽說我有蒸粘豆包的好手藝,又鼓勵我『你敞開乾,我給你當推銷員,一定能行』。

  就這樣,王會雙夫婦開始利用冬閑包起粘豆包,幫扶人第一次就幫他賣掉了400多斤粘豆包,更讓王會雙鼓足了致富信心。凌晨一點多,開始淘黃米發面、燒鍋、上蒸屜、室外凍……王會雙一直忙到晚上7點多纔能上炕歇著。夫妻倆起早貪黑地忙起來,有時包出的粘豆包不夠賣,王會雙就把鄰居請來幫忙包豆包。幫扶人和駐村工作隊共同幫助銷售,半個多月就成功賣出了豆包3000多斤,收入近萬元。

  『我在朋友圈賣豆包,還找到了縣裡的一些餐飲企業和單位食堂,銷路一下就打開了。』王會雙說,他已經記不清做了多少個豆包,但脫貧的大賬卻算得清楚。2019年初,王會雙的老母親去世後,兩口子決定擴大粘豆包生產,蓋起了生產房,那年冬天就銷售粘豆包1萬多斤,收入3萬多元。

  王會雙靠著雙手『包』出了幸福生活,摘掉了脫貧帽,走上了致富路。如今,王會雙的粘豆包生意越來越好,生產規模也越做越大。2020年冬天,王會雙還僱了3個村民包豆包,賣掉了2萬多斤粘豆包。

  冬天包豆包,春秋伺候地;農閑打零工,還有公益崗……王會雙對現在忙碌的生活很滿足,唯一的遺憾就是母親沒能享受到好日子。『現在吃喝不愁還有存款,天天都像過年,日子過得越來越有奔頭。』王會雙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感恩生在這個偉大的時代,他將一如既往地為中國夢拼下去、乾下去。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