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紅高粱地頭說豐年 喜看一場別開生面的成果展示會
2021-10-19 09:56:22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楊昕宇 韓慶權 王博 楊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19日訊 豐收季,高粱熟。黑土地上,只見孕育了一整季的高粱,籽粒飽滿厚重,粗壯整齊地排列在秋意濃濃的原野,沈甸甸的高粱穗繪成了一片火紅的海洋。

  『這片棵矮穗大的高粱就是咱們鎮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之一。它既是「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見行動、辦實事的具體體現,也是以此為契機全面推動咱們鎮鄉村振興的縮影。』……

  10月14日上午,在集賢縣昇昌鎮治安村一片火紅的高粱地前,鎮黨委書記李東和班子成員一起,帶領鎮機關乾部和各村黨支部書記、黨員代表、致富帶頭人,以『田間地頭站,成果現場看』這種別開生面的形式召開了一次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展示現場會,旨在用階段性成果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同時也用今年的豐收打開明年鄉村振興的新局面。

  今年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伊始,昇昌鎮敏銳地抓住『見行動、辦實事』這個核心,以鄉村振興為契機,用產業強鎮、農民致富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標准,把黨史學習教育同實際工作深入結合。鎮政府主動出擊、多方考察,成功引入高粱訂單種植項目。

  『近幾年,省內外釀酒企業對高粱原料的需求逐年增加,昇昌鎮的氣候和土地等自然條件非常適合高粱種植。為此,我們今春從吉林引入這個項目,主要采取訂單種植模式,平均每畝能為農戶增收300元以上。』

  『始作俑者』——當時擔任鎮長的李東介紹說,他們引入的客商從十年前就開始對接貴州省高粱市場,針對客戶需求研發適合酒類生產的高粱品種,並在吉林、黑龍江擇地試種了三年,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掌握了適合本地區的種植技術,從去年開始在我省推廣。

  『我們鎮在得知這一信息後,第一時間與這位客商進行了對接,積極洽談邀請,為昇昌鎮的農戶爭取訂單份額,促成了項目落地。』李東說,特色小雜糧種植,不僅可帶領當地農戶增加收入,而且也可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從測產結果來看,這個高粱品種畝產超過九百斤,以每斤兩元的回收價格來算,畝收入近兩千元,淨利潤遠遠超過玉米,效益非常可觀。明年要動員更多村民一起種植,帶動他們一起增收致富。』

  治安村支部書記楊吉權今年帶頭種了兩百畝高粱,豐收的場景、可期的收益讓他樂得合不攏嘴,『這也算是我們這些基層黨員學黨史見行動的成果,也是我們村走向振興的方向目標。』

  『這個項目真挺好!明年我也要種一些。』前來觀摩的豐林村村民王國彥很受鼓舞。他暢言道,『苞米年年種,收入已經到頂了。這回鎮裡又找了前景好的種植項目,咱農民明年的收入肯定會更高了。』

  把課堂開在田間地頭,把課本攤在百姓炕頭,把黨史學習教育從『課堂上』『書本中』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切入到為老百姓辦實事上。

  『學黨史,重在實踐。無論是哪種形式都應該與當前重點工作結合起來,都要從為群眾辦實事著手,今年引入並試種成功的這個項目,就是優化種植結構、促進群眾致富的最具體表現。』李東如是認為。

  下一步,昇昌鎮將圍繞鄉村振興計劃,繼續結合本地實際,厘清農業產業發展新路徑,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形成優勢農業,確保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

  火紅的高粱地裡話豐收說豐年。這場別開生面的成果展示現場會,讓昇昌鎮的黨員乾部和農民與會者們個個摩拳擦掌、人人乾勁十足……

責任編輯:宋蔚

【專題】慶豐收、感黨恩——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