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搜 索
哈市疾控中心提醒:學校和托幼機構警惕流感等冬季傳染性疾病發生
2021-10-19 21:43:19 來源:東北網  作者:傅悅 杜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19日訊(傅悅 記者 杜筱)冬季是多種傳染性疾病高發的季節,除新冠肺炎外,常見的傳染性疾病還包括:季節性流感、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肺結核、諾如病毒感染等。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學校和托幼機構人員比較密集,一旦出現疫情,會給廣大師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加強學校和托幼機構冬季傳染病的預防,對保護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一、冬季常見傳染病

  (一)呼吸道傳染性疾病

  1.季節性流感

  季節性流感(即『流感』)最常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大多數流感患者會有發熱(急速的高熱會持續3-4天)、畏寒、咳嗽(通常是乾咳),嚴重頭痛、全身性肌肉酸痛、關節疼痛、喉嚨痛和流鼻涕,以及嚴重的疲勞感與虛弱癥狀,也有表現為較重的肺炎或胃腸型流感。

  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傳染期一般為1周。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

  2.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約10天(7-21天)。麻疹在臨床上可分為潛伏期、前驅期(出疹前期)、出疹期、恢復期,典型的臨床癥狀是口腔頰黏膜出現灰白色小點(這是特點)。

  麻疹是通過呼吸道飛沫途徑傳播,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患病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發病者極少見。未患過麻疹又未接種過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

  3.水痘

  水痘是以?疹為特征的急性傳染病,冬春兩季多發,傳染力強。通常情況下,如果沒有並發癥,水痘會在2周左右自愈,且愈後一般良好,並在感染過後可以獲得永久性免疫。

  水痘有低熱、乏力及上呼吸道癥狀等早期臨床表現,24-48小時後出疹,並迅速發展為清亮、卵圓形、淚滴狀小水?,周圍紅暈,持續大約2?3天後開始乾縮、結痂。在同一位置可能會出現皮疹、水?、結痂同時存在的情況。皮疹主要位於頭、面和軀乾部位,繼而擴展到四肢,末端稀少。水痘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或密切生活接觸傳播。

  4.流行性腮腺炎

  簡稱腮腺炎,亦稱『痄腮』,主要由飛沫經呼吸道傳播,腮腺腫大常為本病的首發體征,以腮腺發熱、腫脹、疼痛為主要癥狀,1-2天後,腮腺逐漸腫脹,從一側開始,然後逐漸累及另一側。人群普遍易感,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

  5.肺結核

  肺結核是長期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慢性傳染病。其病原體為結核分枝杆菌,它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和致病性,人群普遍易感。該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

  入冬以後,特別是學校和托幼機構這樣人員比較集中的單位,如果房間通風不好,極易造成感染。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咯血、痰裡帶血絲、胸悶、胸痛、午後低熱、夜間盜汗、全身無力、食欲減退或體重減輕等癥狀。

  (二)消化道傳染性疾病

  6.諾如病毒感染

  諾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發生,高發季節是從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諾如病毒對環境抵抗力強,人體感染劑量低,10-100個病毒粒子就可致病,且潛伏期短、排毒時間長、免疫保護時間短,可反復感染,全人群普遍易感,常造成學校等集體機構的暴發疫情,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瀉、嘔吐、反胃、惡心和胃痛,常表現為『上吐下瀉』,兒童以嘔吐為主,成人以腹瀉為主,潛伏期為12-48小時,病程一般為2-3天,多數患者發病後1-3天即可康復。該病毒的傳播途徑為消化道傳播以及人傳人傳播。

  二、預防措施

  在加強晨午檢制度的同時,我們還應注意以下幾點,可以有效地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一)不參加或減少聚會,不到人口密集、人員混雜、空氣污濁的場所去;

  (二)培養學生和兒童養成勤洗手、戴口罩、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捂住口鼻、勤洗澡、勤換內衣等良好衛生習慣;

  (三)每天開窗通風,保持教室、寢室內空氣新鮮;

  (四)保持教室、寢室內的環境衛生,施行濕式掃除,進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如日光下晾曬衣被、房內門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等;

  (五)合理安排好作息時間,生活有規律,注意不要過度疲勞,以免抗病力下降;

  (六)培養良好飲食習慣,做到不食不清潔的食物,不吃未煮熟的任何食物,不喝生水;

  (七)合理膳食,增加營養,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八)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九)加強預防接種,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

  (十)出現發熱或有其它不適時要及時就醫。

責任編輯:姜繼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