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日訊 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掃碼支付』『網上預約』等智能化服務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實現高效協同的手段,但智能化服務所產生的『數字鴻溝』卻讓老年人面對使用智能技術時『傻了眼』。為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問題,雙鴨山市著眼老年人需求,完善『健康碼』管理,昇級大廳服務功能,拓展延伸服務,為老年人提供親情式、精細化的一站式服務,不斷增強老年人在信息化建設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優化線下服務讓老年人辦事更便利
組織各縣區、各有關單位對老年人等群體涉及醫療、社保、醫保、水電熱氣繳費等高頻辦理事項進行摸底調研,推進事項全部進駐市縣兩級政務服務大廳。截至目前,市本級綜合性實體政務服務大廳已進駐政務服務事項1472項,基本實現了老年人等群體辦事『只進一扇門』『一窗通辦』。印發《雙鴨山市實體政務服務大廳質效提昇工作方案》,通過優化流程、協調相關部門入駐等方式,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創新實現了老年證蓋章免費乘車『一站式』辦結。
在市縣兩級政務服務大廳設置『綠色通道』『愛心窗口』,為有需要老年人提供指引智能手機操作等便民服務;開通『上門服務』電話諮詢服務熱線;為解決孤寡老人及行動不便等特殊群體開展社會養老保險上門認證服務。在市縣兩級政務服務大廳配備無障礙廁位、輪椅等設備設施,設置了『敬老專座』。市本級、尖山區等政務服務大廳修建了無障礙坡道;市縣兩級政務服務大廳優化了窗口辦事指引,設置老年人清晰醒目的引導標識。市政務服務中心在導辦臺、網申區設置了電腦、打印機等設備,並配備導服人員專職為老年人和有需要的辦事群眾打印辦事指南流程圖。
創新服務方式讓老年人辦事更簡單
將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列為市委市政府『我為群眾辦實事』任務臺賬,持續推進基層便民服務點建設,為各縣(區)基層集中采購了500餘套政務服務終端設備,全市鄉鎮、街道、社區已設立便民服務中心(站、點)118個,覆蓋率達78.7%,打通了基層服務『老年人』的最後一公裡。市縣兩級政務服務大廳設置了自助服務區,實現自助辦理社保服務、公積金查詢辦理等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事項,進一步提昇老年人辦事體驗。引進26臺政務服務終端,梳理公布市本級可自助辦事項1200餘項;積極推動養老金待遇資格認證自助辦,實現老年人生存認證『就近辦、一次辦』。
持續加強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雙鴨山分站功能建設,配合省局加快推進『老年人服務專欄』建設,梳理匯總市縣兩級老年人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清單並上報省局。在平臺首頁增加了『無障礙服務』模塊,老年人等群體可更准確地獲得辦事指南、更便利地辦理相關事項。積極推進全市政務服務『雙營通』APP建設,調試相關設備完成界面交互、內容朗讀、操作提示等功能優化工作,使其更好地為老年人等群體服務。
多元解決難題讓老年人辦事更舒心
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在全市養老機構開展普及使用智能手機活動,並定期組織網絡知識公益講座,提高老年人學習使用智能手機的普及度。市縣兩級政務服務大廳、部門分廳設立『無健康碼老年人通道』,並充分利用國家政務服務平臺『防疫健康信息碼服務』中已經開通的『老幼健康碼查詢』功能,協助老年人查詢健康狀態。市縣兩級政務服務大廳、部門分廳涉及繳費窗口均支持現金、銀行卡、微信等多種支付方式,對具備智能手機支付條件且有電子支付意願的老年人,提供電子支付指導服務;對無電子支付意願的老年人,為其主動提供幫繳代繳服務。通過在省政務服務一體化在線平臺(雙鴨山子站)、各級綜合性實體政務大廳等多渠道發現老年人辦事堵點,收集老年人意見建議、改進工作作風。在市、縣(區)、鄉鎮政務服務大廳(中心)以及部門專廳設置『辦不成事』投訴窗口76個,實現了『辦不成事』窗口全覆蓋。
群眾的滿意就是服務標准,只有把服務做到老人的心坎上,老年人的辦事『難題』纔能迎刃而解。下一步,雙鴨山市還將在現有的服務基礎上,為弱殘病孕等特殊群體提供更暖心服務,彰顯政府效率,盡顯服務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