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18日訊 繼續刷單纔能返還本金、利用『貓池』設備販賣公民信息非法牟利……面對來勢洶洶的電信詐騙犯罪猖獗勢頭,我省公安系統於今年5月啟動『平安之夏』大會戰。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科技優勢,通過公安機關關口前置、多部門聯動、網絡布重兵,以及建成省市縣三級實體化反詐中心、摸索龍江反電詐閉環機制等方式,形成了龍江反電詐新格局,維護群眾財損能力迅速提昇……會戰以來,全省公安機關破案2861起、同比上昇140.8%,抓獲犯罪嫌疑人9673人,同比上昇210.3%,發案量連續4個月下降,為群眾及時避損1.1億元,電詐案件高發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75歲大娘差點被電詐130萬 民警及時登門阻止
10月18日,哈爾濱市公安局平房分局友協街派出所接到分局反電詐中心預警信息:平房區興建街興建小區,75歲的李大娘剛剛接到電信詐騙電話,指令民警立即前往勸阻。
接到指令後,副所長劉印平立即帶領民警趕到李大娘家。敲開房門後發現,李大娘正在和詐騙嫌疑人通電話,民警接過電話表明身份,對方當即掛機。
民警在老人家中看到了其記錄的詐騙嫌疑人提供的銀行卡轉賬賬號。經詢問,老人銀行卡內有剛賣房子的房款130餘萬元,為其全部養老金,當時老人已經聽信詐騙嫌疑人的說辭,正要前往銀行匯款,幸好被民警及時勸阻纔免受損失。
民警向李大娘揭露了騙子的詐騙手段,並告知其今後再遇到此類問題,可先到派出所諮詢後再做處理。李大娘握住民警的手,連連道謝。

民警勸阻李大娘向騙子匯款。
警方提醒:凡是陌生人要求轉賬、匯款、驗資及索要賬號、密碼、驗證碼的,都是詐騙。
龍江公安探索形成反電詐閉環機制
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反詐綜合支隊支隊長包璐向記者介紹,近年來,龍江公安不斷優化打擊治理電詐犯罪工作理念,通過公安機關關口前置、多部門聯動、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科技優勢等方法,對網絡詐騙布下重兵。
關口前置
全省公安機關強化在通信端事前介入乾預,通過『銳鷹』詐騙網址動態阻斷系統,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每天從幾十億條的數據裡篩出詐騙網站交由通管部門實時阻斷,發現到封堵響應時間縮短到5分鍾,公安機關提前發現疑似受害人群後,及時開展詐騙前的前置預警工作,為此公安廳先後制定印發流程手冊,形成詐騙網址及時攔截,各級反詐中心電話勸阻、高危預警信息派出所見人見面、落地核實、跟進宣傳的閉環工作機制。
會戰以來,全省共推送預警指令29.3萬條,緊急止付、凍結涉案賬戶52346個,止付凍結涉案資金22.5億元;成功勸阻15.1萬人被騙,為群眾避免損失1.1億元,創歷史新高。

警方查獲的電詐設備。
多部門聯動
電信網絡詐騙案持續高發,與電話卡、銀行卡的『實名不實人』有著密切關系。為此,省公安廳聯合中國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省銀保監局,對銀行、金融機構開展多輪檢查督導,對省內2700餘名涉嫌參與『兩卡』違法犯罪嫌疑人,實施5年內不得新開銀行賬戶、手機賬戶,停止一切互聯網支付業務,同時將違規行為記錄至個人征信,實施信用懲戒;聯合省通信管理局累計封堵涉詐網址88.5萬個,攔截詐騙電話9.7萬個……一系列措施壓實相關行業主體責任,形成齊抓共管、全社會反詐新格局。
另外,通過大量排查百姓瀏覽的網頁,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每天從幾十億條的數據裡篩出詐騙網站。公安機關將詐騙網站提前轉給通信管理局,實時發現阻斷群眾登錄涉詐網站。如果百姓一旦登錄到詐騙網站,5分鍾內後臺會封停該網站,精准預警勸阻。
據悉,目前我省已建成省、市、縣三級實體化反詐中心,正在逐步構建情報主導現代打擊犯罪警務的制高點,將全方位、全鏈條支橕全警打擊犯罪,打造從專業到復合型的『最強大腦』,集中攻堅電詐案件,進一步提昇破案效能和精准防范能力。
布置重兵
我省公安機關前期對通信端布置詐騙電話識別系統,每年能攔截50多萬個詐騙電話。由於現在犯罪陣地從通信端延伸到網絡端,於是公安機關現在對網絡端強化立體研發,綜合施策,層層部署攔截,在沈淀的海量網址中,甄別發現詐騙網址,警方會精准獲取登錄百姓電話,一對一給百姓打電話,或者直接到百姓家中勸阻。
針對近期多發的網絡兼職刷單、刷信譽詐騙,民警提醒:『簡單、輕松、在家就能做』這種工作是不存在的,即便是淘寶、微商也要付出辛勤的勞動纔會有收獲。網絡兼職刷單、刷信譽均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求職者如果上當受騙,應當立即報警處理,千萬不能因自己受騙,而再去騙別人,否則將受到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