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制冰團隊第三次赴京參與制冰測試 高質量完成冬奧會前最後『大考』
2021-11-19 09:18:1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東川 姚建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1月19日訊 11月10日晚,北京冬奧會開幕前最重要的一次測試賽——『相約北京』冰球國內測試活動第二階段在國家體育館正式開賽。為此,齊齊哈爾市派出的10人制冰團隊已在國家體育館工作了近半個月,這是他們今年第三次赴京參與制冰測試。此次測試活動是國家體育館在冬奧會之前的最後一次『大考』,各個運行環節都完全模擬冬奧會標准。

  從今年年初,國家體育館在改造完成後進行的首次制冰,到4月份冰上測試活動時的第二次制冰,再到本次從10月28日開始的第三次制冰,齊齊哈爾制冰團隊與兩名外籍主制冰師,高質量完成了冬奧會前最後『大考』。

  場內劃線。

  重任交給國內最優秀的制冰團隊

  國家體育館是北京冬奧會的主體育館,男女冰球賽事貫穿整個冬奧會賽程。為保證賽事順利完成,讓運動員發揮出最佳水平,國家體育館對制冰工作提出了『超常規』要求,決定把重任交由國內最優秀的制冰團隊完成。

  『冰球之城』齊齊哈爾市不僅冰上場館設施完善,全年賽事無休,而且制冰人員經驗豐富,專業性強。該市還擁有國內首屈一指的冰球氛圍和城市文化,曾成功舉辦世界冰球B組錦標賽、亞洲冰球聯賽等重大賽事,因此,北京冬奧組委會決定選調齊齊哈爾制冰師參與國家體育館的制冰工作。

  鶴城制冰團隊由來自齊齊哈爾市冬季運動項目中心、鶴城體育場、奧悅冰雪旅游投資有限公司的10名制冰師組成。今年1月,他們通力合作完成了首次制冰測試,制造出2塊符合奧運會賽事標准的冰球冰面,並在隨後進行的測試賽中,以技驚四座的專業水平,得到了國家體育館場館運行團隊的高度認可和贊揚。就這樣,國家體育館運行團隊和齊齊哈爾市簽訂了制冰工作協議。

  制冰車澆冰。

  經驗豐富的『老人』有信心完成任務

  來自齊齊哈爾的制冰師李鵬,從1980年開始從事制冰工作,吳春生、袁凱傑兩位制冰師從事制冰已30多年,經常一天澆注冰面10次至12次。幾十年來,他們將整個青春都奉獻給了制冰事業。李鵬說:『齊齊哈爾制冰團隊主要擔任澆冰車司機和制冰助理,並協助完成冰場鋪設底冰、噴白、場內劃線和制作標識等工作。雖然運行團隊對制冰要求嚴苛,但對我們來說輕車熟路。』

  當馳騁冰場的運動員陸續離場後,空蕩蕩的冰面上留下了長長短短的冰刀印和冰碴,制冰師就開始精心維護。李鵬介紹:『通過磨合,我們的專業經驗和服務意識已經得到了國家體育館場館運行團隊的認可和贊揚,前期和國外專家通力合作,已完成冬奧會、冬殘奧會前的兩次制冰工作,我相信這次測試賽我們依然能夠出色地完成任務。』

  從今年年初參與國家體育館首次制冰,齊齊哈爾制冰團隊累計參與人數達到25人次。團隊負責人崔雲凱在已經退休的情況下,光榮地接受了此項任務。『雖然退休了,但我們仍能為北京冬奧會貢獻力量,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激動。我們的制冰師都是有著三十年經驗的「老人」,也多次參與國際冰雪賽事的制冰工作,絕對有信心高標准完成任務。』崔雲凱說。

  精准測量。

  『精雕細琢』完成高質量冰面

  國家體育館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曾承辦過體操等項目的比賽,為了滿足北京冬奧會冰球比賽的需要,國家體育館利用先進的儀器對整個冰面下包含防潮、保溫、防水、加熱、制冷等11層結構,接近1800平方米的超大冰面結構層實行逐層校驗,隨時糾正,不允許有上下半厘米的偏差。

  『整個過程大概分六個步驟,3次制冰,1次鋪膠,1次劃線,1次貼徽記。』崔雲凱介紹,首先在賽場澆注純淨水,鋪底冰;待水結冰並達到一定溫度後,鋪上一層白色漆料;再澆水制冰,進行劃線;再澆水加厚冰層,最後貼上「相約北京」徽記收尾。這個過程看著簡單,每一步都有嚴格的技術要求。『特別是制冰環節,對水溫、潔淨度、pH值等指標都有嚴格要求,不同比賽項目對冰的軟硬、厚薄和溫度要求也不盡相同,如何控制好這些,需要我們自己去掌控。』崔雲凱說。

  雖然本次測試賽前,國家體育館比賽場地的冰面厚度早就達到了賽時要求的3.5厘米。但開賽前的一周,齊齊哈爾制冰師們沒有一刻可以放松,測冰面厚度和冰溫等細節工作仍是他們每天的必修課。制冰師李岩說:『冰球比賽對冰場要求很高,球場上的標識線寬度也要精確到毫米。為更好地完成冬奧會制冰任務,制冰師不斷學習使用新型制冰設備,不能用設備完成的部分,都用手和小工具一點一點雕琢。』

  不僅如此,制冰的時候還不能多澆水,崔雲凱說:『如果水澆得多,容易產生氣泡,影響冰的質量。另外,澆冰的水溫要在50℃至60℃之間,因為如果用冷水,容易馬上凝結成小顆粒,影響冰的平整度。冰溫也不能過低,以往我們可能控制在-12℃左右,一是為了放慢水凝結的過程,二是為了防止溫度過低使冰變「脆」,出現「炸裂」的情況。』

  制冰過程中除了按要求操作外,還是有很多『技術活』。『就拿冰車澆冰來說,這裡使用的先進冰車可以電腦控制出水量,可到了轉彎處車速減慢,還是要手動控制,否則冰就容易局部過厚,這就要考驗經驗和手感了。』崔雲凱介紹。

  冰球場是運動員的賽場,也是制冰師的賽場。不管過程多艱難,任務多艱巨,齊齊哈爾體育局制冰團隊都在規定時間內,順利完成了冬奧會的制冰任務。作為制冰師,能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制作比賽場地,是他們的驕傲。

責任編輯:彭佳麗

【專題】龍江迎冬奧 冰雪惠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