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細如發,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是執行乾警最真實的寫照。偶然聽到的一通電話,便順藤摸瓜發現了執行線索,這波操作666。
A汽車銷售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從B汽車銷售公司(以下簡稱B公司)處購買了一款邁騰轎車,約定總價款20.3萬元,並向B公司交付訂金1萬元。
2019年7月15日,B公司將車交付A公司,A公司付清尾款及運費。但是,A公司在辦理車輛登記時,被車管部門告知,該車為重復核查,不能辦理注冊登記。A公司多次要求B公司退車並返還購車款,均遭到拒絕,便將B公司訴至綏芬河市法院。
經審理,法院判決B公司返還購車款20.3萬元。判決生效後,B公司只返還10萬元,餘款10.3萬元卻遲遲未還,A公司只好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立案後,綏芬河市法院的執行法官立即啟動了線上網絡查控系統,但未能查到被執行人B公司有可供執行的財產。執行法官又通過電話聯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但電話始終無法接通。隨後,執行乾警趕到B公司經營場所調查經營狀況時,發現該公司處於無人經營狀態。
執行法官沒有氣餒,來到B公司法定代表人居住地社區進行調查走訪,很快便順利查到其具體住址,執行法官立即行動,趕往其家中。就在准備敲門進入時,正巧聽到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接聽電話時的對話:『喂,張哥,你訂的車已經通過物流車輛運送過去了,總價款23萬元,訂金你交了1萬,再交22萬,你把餘款打進我賬戶吧,6228**********3456這個賬號,匯款後及時通知我。』
僅一門之隔的執行法官敏銳地捕捉到關鍵信息,迅速掏出隨身攜帶的本,精准地記下了銀行賬號,隨後轉身下樓撥通法官助理的電話,讓他查詢該賬號,並及時掌握賬號的資金情況。
令人驚喜的是,沒過多久,該賬戶就轉入了22萬元的款項,執行法官不敢有絲毫懈怠,第一時間對該賬戶進行了凍結。
隨後,執行法官『趁熱打鐵』,立即約談B公司法定代表人,經過耐心地釋法明理,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終於意識到拒不履行的錯誤行為,一次性付清欠款及遲延履行金總計11.17萬元,案件圓滿執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