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體育
搜 索
『冬奧冠軍之鄉』 走好『冰雪』棋局
2021-11-28 07:14:1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袁曉玲 潘宏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1月28日訊 雪是冬的使者,傳遞著冬的消息和喜訊。近日,『冬奧冠軍之鄉』七臺河接到匈牙利傳來的好消息:以七臺河籍運動員范可新為代表的中國隊在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界杯匈牙利站比賽上奪得2000米混合團體接力冠軍。

  在七臺河市桃山湖畔矗立著一座八層地標建築——七臺河短道速滑冠軍館。館長任鳳麗和技術人員將金牌榜上的世界級比賽金牌數量調整為『176』!

  『展館記錄著推動我國短道速滑運動事業發展的體育人奮斗歷程。』任鳳麗說。這塊碩大的金牌榜上,176枚世界級比賽金牌、535枚國家級比賽金牌展示了七臺河短道速滑40多年來的輝煌紀錄。從1990年張傑在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上奪得第一枚世界級金牌起,2002年美國鹽湖城冬奧會,楊揚實現了我國冬奧金牌零的突破;2010年加拿大溫哥華冬奧會,王濛一人奪得三金,孫琳琳奪得女子3000米接力冠軍;世錦賽500米,范可新取得三連冠……先後從七臺河走出冬奧會冠軍3名、特奧會冠軍3名、世界冠軍7名,共獲得冬奧會金牌6枚(佔中國目前獲得冬奧會金牌總數13枚近一半)、特奧會金牌7枚,打破世界紀錄16次。『敢為人先,勇爭一流』,從七臺河走出的世界冠軍們,用持之以恆、堅韌不拔贏得了世界的喝彩。

  隨著『2022北京冬奧』的腳步臨近,七臺河人以迫切的心情期盼著精彩賽事,期盼著七臺河籍運動員在比賽中再創佳績。

  四代教練員 創造『冰雪傳奇』

  自己動手盤火炕、搭爐子、砌鍋灶,在零下四十多攝氏度的嚴寒下,凌晨三點,用自制的澆冰車一圈圈澆灌冰場……冠軍館二樓展廳的一幅幅圖片記錄著上世紀70年代七臺河第一代教練員孟慶餘的故事。

  回顧七臺河47年滑冰史,孟慶餘、董延海、馬慶忠、張傑、趙小兵、張利增等四代教練員都曾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多年來,七臺河市先後誕生了楊揚、王濛、孫琳琳、范可新、張傑等10位冬奧冠軍和世界冠軍,獲得世界級金牌176枚、國家級金牌536枚,16次打破世界紀錄,累計向國家和黑龍江省輸送優秀運動員326人次。目前,全國冬季運動項目共獲得的13枚冬奧會金牌中,黑龍江籍運動員榮獲9枚,而七臺河籍短道速滑運動員就獲得6枚,佔全國冬奧會金牌總數的「半壁江山」。』任鳳麗說。

  七臺河能取得如此輝煌的短道速滑史,教練員們功不可沒。『作為教練員,未來我希望有更多的七臺河籍運動員登上世界最高領獎臺。』趙小兵說。為了這一夢想,我們的教練員和小隊員們時刻努力著。

  走進七臺河滑冰館,一面牆上張貼著的『七臺河冬奧冠軍之鄉』標語異常醒目,『2022北京冬奧會倒計時』的電子屏上的數字預示著這場冰雪盛會的臨近。張傑和所有冰雪體育人一道,正在日復一日刻苦訓練,為培養更多的優秀滑冰運動員默默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為冬奧冠軍楊揚的師姐,張傑有著運動生涯的輝煌經歷:8歲入選少年體校,13歲獲全國少年速滑比賽5枚金牌,16歲奪得全國短道速滑500米冠軍,打破全國紀錄。獲得過第15屆、16屆世界大學生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冠軍;1993年短道速度滑冰世界錦標賽短道速度滑冰女子3000米接力冠軍。她是七臺河第一個全省、全國、亞洲、世界首枚金牌獲得者,也是中國第一個打破短道速滑世界紀錄的冠軍隊主力隊員。

  2019年1月,七臺河職業學院短道速滑訓練中心正式成立,張傑擔任主教練,她和世界冠軍季雪、全國冠軍殷慧文一起組成了一支『冠軍教練』團隊。

  談到即將到來的冬奧會,張傑說:『我期待七臺河的運動員能夠憑借自己的實力在冬奧會上大放異彩。我堅信,他們具備這樣的底蘊和實力,一定有機會再次登上領獎臺。我也期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孩子實現冬奧夢。』

  『雙基地』譜寫 『競技體育』嶄新篇章

  2017年以來,七臺河充分發揮『國家重點高水平體育後備人纔基地』和『國家短道速滑體育訓練基地』的優勢,共獲世界級金牌4枚,國家級金牌100餘枚,省級金牌150餘枚,1人1次破全國記錄,1人1次破世界記錄,產生了李紅爽、於威二位世界冠軍,可喜的是於威實現了七臺河市男子世界級金牌零的突破。同時,競技體育項目實現了『從一枝獨秀向多元化發展』的歷史性新突破,冬季項目由單一的短道速滑項目拓展為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跳臺滑雪、單板滑雪、花樣隊列滑和冰球六個大項,冬奧會奪金點顯著增加;夏季項目拓展為武術、田徑、跆拳道、足球、圍棋、拳擊等11個項目。

  同時,源源不斷地培養和輸送冰雪體育後備人纔。七臺河市抓牢北京冬奧會的有利時機,憑借『後備人纔儲備是全國、全省最多、最充裕的城市』這一優勢,積極向上輸送人纔。截至目前,共向國家和省輸送67名優秀運動員,其中,入選國家隊19人,創歷史新高;入選省隊48人,是有史以來最多的時期。七臺河市短道速滑業餘體校重點班教練員張利增兩次入選國家短道大隊工作,為備戰十四屆冬運會和2022北京冬奧會貢獻了力量。跳臺滑雪、冰球等填補了七臺河市部分冬季項目的空白,單板滑雪U型場地、速度滑冰分別在省第十四屆運動會上奪得2金和3金,女子花樣隊列滑隊斬獲全國俱樂部賽冠軍,實現了七臺河市省級以上大賽金牌零的突破。

  在談到『省隊市辦』的新模式,七臺河市體育局長錢輝說:』這具有裡程碑意義。今年,七臺河市短道速滑訓練隊由「地市級半專業」隊伍提昇為「省級專業化」隊伍,解決了短道速滑項目高水平發展後勁不足的問題,提昇了整體訓練水平。同時,開通了地市級隊伍直接向國家隊輸送優秀運動員的通道,叩開了直通國際賽場的大門。 』

  『群眾體育』之花 不斷綻放新光彩

  七臺河市制定出臺了《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和《七臺河市單項體育協會舉辦群眾性體育賽事或活動扶持辦法》,極大地調動了單項體育協會舉辦群眾賽事的積極性,開展110餘次賽事活動,1300餘支代表隊參賽,直接參與人數達17萬人次,有力地助推了『健康龍江行動』的全面實施。

  同時,推動『三億人上冰雪』走深走實。2016年以來,七臺河市先後舉辦了冬季戶外徒步大會、『七臺河全民冰雪活動日暨百萬青少年上冰雪助力2022北京冬奧會』啟動儀式、『未來之星』短道速滑系列賽、冰上趣味運動會等40餘項賽事活動,3000餘支代表隊參賽,參加人數達72萬多人次,營造了良好的冰雪體育氛圍。

  此外,不斷加大健身設施投放力度,極大滿足了七臺河市城鄉群眾的健身需求。

  『群眾體育是造福人民的崇高事業,為了持續搞好這項事業,七臺河市將以創建全國全民健身運動模范市為目標,把群眾體育與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積極組織開展系列健身活動,營造濃厚的群眾體育健身氛圍,豐富群眾體育文化生活。』七臺河市體育局局長錢輝說。

  『體育產業』穩步發展 擴大城市影響力

  『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和『體育產業』就好比是體育事業的『三駕馬車』,需要並駕齊驅纔能全速邁進新時代。

  『多年來,七臺河市的綜合體育館設施更加完善,具備了承接大型賽事的條件,訓練館達到了冰上、陸地和體能訓練一體化。』錢輝說,七臺河市2019年建成了短道速滑展館,填補了七臺河市短道項目歷史的空白;被命名為『2019黑龍江省體育旅游精品景區』。同時,賽事經濟更加繁榮,對外賽事交流更加順暢。

  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區和濱海邊疆區體育社會組織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舉辦了2017年中國·七臺河中俄冰雪體育文化交流活動和2018年中國·七臺河中俄短道速滑夏令營暨全國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黑龍江·七臺河站)活動,在活動中組織了中俄青少年短道速滑邀請賽、中俄青少年雪地足球友誼賽、中俄韓武術、跆拳道邀請賽、中俄韓青少年體育交流聯誼會以及2019中國七臺河中俄體育舞蹈國際邀請賽暨第六屆東北地區體育舞蹈錦標賽等對外交流賽事活動8次,共有來自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斯巴斯克市、烏蘇裡斯克市,中國遼寧、內蒙古等7個省36個地市的93支代表隊近3000人參賽。2016年和2017年連續承接了哈巴羅夫斯克邊區花樣滑冰隊集訓,擴大了七臺河市國際影響力。

  『目前,短道速滑冠軍館成為七臺河黨史學習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任鳳麗說,通過參觀學習,全市黨員乾部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敢為人先,勇爭一流』的冠軍精神拼搏實乾,踐行初心使命,為七臺河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龍江迎冬奧 冰雪惠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