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省23個社區當選2021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2021-12-01 08:54:1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天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2月1日訊 今年9月,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關於開展2021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的通知》(國衛老齡函〔2021〕25號)有關要求,經各省(區、市)衛生健康委(老齡辦)推薦、專家集中評審與書面復核,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命名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街道新鮮社區等993個社區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其中,我省有23個社區當選。

  按照《關於開展示范性全國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的通知》逐一對標,會發現成功晉級『國家隊』的社區都有著共同的特點——樂、助、學。

  老有所樂 家門口玩的『嗨』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吐字一定要清晰,用好氣,合時要……』在齊齊哈爾市建華區文化街道文賓社區內的『蹁躚居』,10多位老人全情投入地在區文體局老師的帶領下練習發聲。

  社區藝術團成立已有10年,隊伍從小變大,合唱團、時裝模特隊、舞蹈隊……社團也越分越細,人數也在不斷增加。社區主任劉晶說:『我們成立的這些社團將老人喜聞樂見各項文體活動全部涵蓋在內。』

  同樣,在大慶市讓胡路區創業城街道創業八社區的活動中心也熱鬧異常。室外球場上,幾位老人『戰』得正酣,社區活動中心內,攝影、舞蹈、書法、健身、棋牌……不同主題的活動室內,老人們樂在其中。

  社區書記崔秀楠告訴記者,他們對轄區老人的年齡層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健康狀況、心理情緒等各類因素進行統計,研究探討配套服務項目,實現精准養老服務。通過建立合唱、舞蹈、剪紙、書法、棋牌等興趣小組,豐富晚年生活。

  不用走出去,家門口就能玩兒。這些社區通過因地制宜改造或修建綜合性活動場所,並配建有利於各年齡群體共同活動的健身和文化設施,為老年人和老年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活動提供必要的場地、設施,滿足了老年人社會參與需求。

  社區活動室內老人在剪紙。

  老有所助 請讓我來幫助你

  玩高興了,精神頭也就足了,時間久了,社區裡老年人們也開始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發揮餘熱去幫助別人。

  文賓社區內,老年人們自發組成了政策宣講、養綠護綠、維修維護、民情收集等在內的七彩服務隊,每個團隊都有一個『領頭羊』,根據所在隊伍,及時幫助社區居民解決問題。

  民情收集隊,及時將轄區居民迫切想法和需求向上反饋,將矛盾解決在基層;維修維護隊,以熱心大爺們為主,遇到跑冒滴漏、維修電器等小問題,大爺們便第一時間衝上去……『實際上,受益最大的還是老人們。大家發揮各自所長,用「餘熱」溫暖別人,其間實現了互幫互助。』劉晶說。

  創業八社區的老年人們成立了『圓夢愛心之家』志願者服務隊,分為扶貧幫困、法律援助、尋找舊友、臨終關懷等6個組共200多人。『社會為我們搭建了這麼好的平臺,我們總要盡力來回饋。』隊伍中年齡最小的志願者,75歲的志願者閆財感慨道。這支隊伍會定期看望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端午包粽子、中秋送水果、春節包餃子,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臨終關懷小組已經對117位老人進行臨終關懷,並對家屬進行了心理疏導。

  佳木斯市郊區紅旗街道北焦化社區組建了銀齡互助隊,社區主任於穎說:『我們一是考慮到社區有一群人需要被照顧;其次是讓老人們互幫互助,讓他們找到價值感和歸屬感,同時,他們也可以老有所為,讓被服務的對象感受到這群老人的溫暖。』

  老人之間互助解決了養老問題,在精神上也得到了更多慰藉,采訪中,很多老人表示,大家在一起不論是玩,還是做志願者,都能感覺到一股向上的力量,更感覺到了生命的延伸。

  老有所學 活到老學到老

  星期一上午民族舞、下午編織,星期二上午葫蘆絲、下午國畫,星期三上午二胡、下午書法,星期四上午手工、下午樂器,星期五上午聲樂、下午國畫,星期六上午剪紙,星期日上午太極拳、下午蘇繡,這是創業八社區老年大學的課程表。

  這所社區裡的老年大學共設有8個班,老師是轄區內的退休老人,他們根據自己所長,走上講臺無償為其他老人上課。『我們要趁現在,把年輕時想學但沒機會學的全都補完。』75歲的李福來如是說。

  社區書記崔秀楠說,課程完全是依據老人所需而設立的,他們現在正在與一所廣播電視大學對接,准備請專業的老師來給轄區內老人上課。

  學習不止於興趣,一些社區還會緊跟形勢開展實用性極強的『教學』內容。綏化市北林區東城街道東方紅社區、佳木斯市郊區紅旗街道北焦化社區等,還會定期邀請消防、天然氣、公安等部門的專家來給社區老人講防火、防盜等安全知識。

  另外,這些社區還推廣防詐騙宣傳教育,開展『防范金融詐騙』講座,增強老年人的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讓他們遠離詐騙。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