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疫情當前,眾志成城。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年齡段,甚至是不同國度的志願者們迅速集結,勇敢前行,用責任擔當和愛心奉獻守護共同的家園。

吻別家人是奧麗婭每次出門前不變的儀式,這兩年,媽媽經常要外出做志願服務,兩個孩子已經從最初的難捨難分變成了如今的淡定從容。
一大早,奧麗婭就來到松北區利民街道興業社區接受分配的任務。她迅速穿戴好防護服,備好消殺工具,隨後出發。

小區的居民幾乎沒有不認識奧麗婭的,全民核酸時,奧麗婭『備好健康碼、保持一米遠』的俄腔東北話響徹社區;轉運隔離病人時,奧麗婭每次都積極幫忙;至於錄信息、掰簽、備管這些常規動作更是不在話下。

12年前,23歲的奧麗婭作為一名隨團護士,護送幾十個俄羅斯腦癱孩子到哈爾濱進行康復治療。哈爾濱小伙林立峰負責對接,二人由此結緣。丈夫林立峰說,在俄羅斯時奧麗婭就是一名志願者,去年初疫情初起時,奧麗婭第一個到社區報名參加志願服務。

俄羅斯籍志願者 奧麗婭:
我喜歡哈爾濱,我想讓哈爾濱沒有病例,我想讓大家去工作,孩子們去玩,都沒有事兒。

早上9點,在哈爾濱市道外區北新社區的核酸檢測點,18歲的王裕博熟練地換上防護服,開啟一天的志願服務工作。今年9月末,王裕博看到招募抗疫志願者的公告後,便報名參加了。

哈爾濱市道外區北新社區志願者 王裕博:
我的父母,他們在疫情最開始的時候,也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受他們的影響,我也想做一些貢獻,來守護我的家園。與時間賽跑,我們就能贏。

在眾多志願者中,王裕博年齡最小,但是他身體素質好,每次核酸檢測,他都會准時出現在檢測點,錄入信息協助采樣。從檢測點下來,飯還沒吃,他就趕到另一個社區卡口接過值守任務。空餘時間,他還會給居家隔離人員配送物資、清理垃圾。


中午急匆匆回家給孫女做完飯,哈爾濱的姚偉民和李鳳仙老兩口就再次趕往核酸檢測點,幫助社區維護核酸檢測點秩序。

哈爾濱市南崗區老年志願者協會會員 姚偉民:
我黨齡38年,在人民需要的時候,就要挺身而出。
眼下,哈爾濱市南崗區老年志願者協會在防疫一線的老年人已經有上千人。

哈爾濱市南崗區老年志願者協會會長傅淑琴也表示,參與抗疫這件事情,沒有年齡大小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