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10日訊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頒布實施二十周年。近日,記者從省林草局獲悉,我省20年來在沙區累積植樹造林523.5萬畝,沙區森林覆蓋率由2%提高到10%,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穩定在68%,沙區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84%。
全省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嫩江流域下游的衝積平原上,處於科爾沁沙地東北部邊緣,被稱為嫩江沙地,涉及齊齊哈爾市、大慶市的16個縣(市、區)。多年來,省各級有關部門高度重視防沙治沙工作,把防沙治沙作為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的重要內容、重要政治任務。
目前,全省已經基本形成了以農田防護林為基本框架,多林種、多樹種並舉,網帶片、喬灌草結合,農林牧彼此鑲嵌、互為一體的綜合防護林體系,徹底改變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沙進人退、風沙侵蝕淤積田間渠道、道路受損』等面貌,為構建北方防沙治沙生態屏障,保障松嫩平原黑土資源和糧食安全,促進沙區生態環境改善發揮巨大作用。
據省氣象衛星遙感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19年,全省植被生態質量持續轉好,2019年全省整體植被生態質量較近20年平均值提高13.9%,為近20年來最優。
責任編輯:王傲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