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5日訊 清澈的河道,青黃的稻田,三三兩兩的村民在岸邊垂釣或跑步鍛煉,組成了一幅和諧秀美的農家風景圖。這是夾信子鎮推行河長制,讓生態美景回歸的一個縮影。而河長制帶來的不僅僅是河水的清澈、乾淨,還有無限的生機。
守好『責任田』 化解河湖末梢難題
一大早,任重晨打開手機軟件,刷臉簽到、設定路線。作為夾信子鎮二道村的村級河長,他又開始了巡河,『每周兩次,每次不少於一小時,守好家門口的河,這是咱分內的事。』
任重晨沿著蜿蜒的撓力河前行,他仔細掃視四周:『巡河要眼疾手快,水裡、岸邊、排水口,犄角旮旯都不能放過。』
村級河長乾什麼?2020年11月,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任重晨有了『河長』新身份。他坦言:『既然當上河長,就要守好「責任田」。』任重晨不僅定期巡河,還組織村民成立了保潔隊,與養殖戶謀劃轉型,『垃圾不落地,污水不入河,幾年下來,撓力河變清變美了。』
村級河長上崗,發揮積極作用。『鄉村河道就像是「毛細血管」,點多面廣。過去因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河流存在水體萎縮、水質退化等問題。村級河長巡河護河,有效解決了河湖治理的末梢難題。』夾信子鎮鎮長胡鋒說。
目前夾信子鎮有鎮級河長5名,村級河長14名,村級義務巡查員33名,保潔員87名,四級網格形成治理合力,整治河道、綠化環境,一系列舉措讓寶石河、撓力河重煥生機。
『千裡眼』『網格化』推動治河向『智』河轉變
青山碧水間,寶石河蜿蜒流淌。夾信子鎮勇進村的村級河長林海飛手持遙控器,操作無人機穩穩昇空,從幾米高的地方俯矙,河面一覽無餘。
無人機巡查,讓林海飛有了『千裡眼』,他感嘆:『高清鏡頭掃描,畫面清晰地顯示在遙控器屏幕上。躲在旮旯裡的枯葉、生活垃圾都逃不掉電子眼的監控。以前來回巡河一趟要一個小時,如今無人機二十來分鍾就能搞定,畫面還能反復回看。』
一張網,從河裡延伸到岸上。治水不單靠政府,還需全民行動起來。該鎮暢通投訴渠道,每條河設立河長制公示牌。在全鎮營造濃厚的護河、愛河氛圍,廣泛宣傳發動,走進學校開展『大手拉小手,保護母親河』活動。聘請老黨員、村民代表、企業家代表擔任監督員,全程參與『河長制』工作。
『請各位村級河長抓緊完成本周巡河任務。』在夾信子鎮河長制的微信群裡,鎮河長辦工作人員及時提醒,『巡河情況錄入後臺,上級河長可及時監督履職情況。』據了解,目前夾信子鎮初步建成『無人機+網格化』河湖監督檢查系統,各村積極建設『河長+』體系,打造『天、空、地、人』立體化監管網絡,建設『智慧河長』。

治水治岸村莊美 鄉村振興『活水』來
問題在河裡,根子在岸上。村級河長將巡河與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發展綠色產業相結合,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撓力河繞村流,垂柳依依、河水盈盈,把團結村裝扮得格外美麗。變化來之不易。過去,撓力河水環境差,村民怨聲載道。村巡河員馬學武回憶,『生活污水亂排、垃圾亂倒,河道淤積嚴重,都是「老大難」的問題。』
在相關部門支持下,團結村統籌推進治河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治污水、清垃圾、修河道,從治水到治岸,一系列硬舉措推出。村裡的農戶完成廁所改造,河道進行清淤拓寬,8名保潔員定期清掃,從根子上解決水環境問題。
水清景美,促進興業富民。撓力河是風景線,更是經濟線。依托撓力河優秀傳統文化,團結村建設鮮食玉米冷凍庫項目。投產至今,已實現銷售收入560萬元,帶動村民勞務增收100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40萬元,連續三年帶動全縣946戶脫貧戶穩定增收,為200多個農民提供就業崗位,人均月收入4000多元。
『鄉村河流承載鄉村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生態保護等功能。作為河長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村級河長應繼續履職盡責,發揮溝通上下級、聯通上下游的作用,堅持綜合施策、系統治理,將河湖治理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為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橕。』夾信子鎮政府鎮長胡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