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數字城管助推『創城』更全域更精准
2021-12-22 09:16:58 來源:東北網-大慶日報  作者:程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22日訊 12月9日13時22分,12319熱線接到市長熱線轉辦案件,有市民舉報,稱大慶讓胡路區乘二村第二中學對面有一處雨排井蓋缺失。市數字城管指揮中心按照屬地化原則將案件派遣到讓胡路區數字城管指揮中心,讓胡路區迅速安排安全排水亮化辦到現場進行處理。當天14時47分,市數字城管指揮中心就收到了反饋。回傳照片顯示,此處已經重新蓋上了井蓋,周圍的地面衛生也進行了清理。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期間,類似這樣的迅速解決案例不勝枚舉。城管各行業借助數字城管指揮系統,及時交辦,落實責任,佔道經營、門前堆物、噪音擾民等各類容易反復的違法違規行為,最短的時候甚至幾分鍾就可以得到解決,在提高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的同時,高效、高質量推動『創城』工作長效管理。

  今年共受理案件33811件,結案率94%

  『針對城市管理問題,我們建立了發現、受理、派遣、處理、反饋、核查、結案、評價等8個環節的全流程閉合管理體系。』市數字城管指揮中心主任胡小多介紹說,數字城管受理渠道主要有12319熱線舉報、微信公眾號上報、視頻監控發現、領導交辦、12345市長熱線轉辦、110應急指揮中心和新聞媒體轉辦幾種。對區裡案件,通過平臺轉給各區城管部門或局行業部門;對四縣案件,通過郵箱轉給各縣城管部門。

  今年前11個月,市數字城管指揮中心共受理城市管理案件33811件,結案31604件,結案率94%,主要類別為無照經營游商、物業小區問題、供熱溫度不達標、噪音擾民等。

  針對派遣不及時、返工次數多的案件,市數字城管指揮中心加大了處理、監督、考評力度。派遣到各區指揮中心的案件,同時也發給各行業科室,由各行業科室針對案件辦理情況及時督促各區進行及時、有效的解決,以提高問題處置效率。凡是下派到各區的案件,也會以周報表、月分析的形式報給各區城管局、市城管局各業務科室和主管局領導。

  此外,市數字城管指揮中心還聯合市城管局城市管理監督科,以十項整治專項領導小組的名義,將案件辦理情況的通報以函的形式報給各區政府。

  杜爾伯特、林甸數字城管平臺已建成,肇州、肇源正在對接中

  市數字城管指揮中心的地理信息普查系統覆蓋全市80平方公裡范圍,共劃分單元網格275個,責任網格118個,將地面上的30餘萬個基礎設施及各種設施的20多種基本信息全部錄入系統,建立公用設施『身份證』,使城市管理部件『看得見、摸得著』。

  去年10月,市數字城管指揮中心開通了『大慶微城管』公眾號。水費、熱費繳納、行業電話、公交查詢、違章查詢等,在這裡動動手指就能完成。為進一步推進城管部門便民工作,著力發揮新媒體方便快捷優勢,『大慶微城管』還專門開設了『隨手拍』功能,邀請更多市民共同參與城市管理,實時反映城市情況——路面坑窪不平、商販擾民經營、突發漏水停電等問題,都可及時拍照並留言反饋。

  依托市級數字城管平臺,五區及高新區6個區級數字城管平臺已經建成,並實現了市區兩級平臺的互聯互通。其中,杜爾伯特、林甸縣數字城管平臺已建設完成,正在與市級平臺互聯測試,肇州、肇源平臺建設正在與市數字城管平臺進行對接,今年年底完成對接工作。

  截至目前,數字城管累計建設視頻監控點657個,與公安部門共享視頻監控點12000餘個。今年,數字城管還特意對萬寶小區,黎明湖,時代廣場,東風新村一區、七區、851小區等262個監控點進行了維修改造,對數字城管光纖專網進行改造。

  預計3年內建成『五位一體』智慧城管新體系

  為了讓問題發現更主動、案件派遣更准確、問題處理更便捷,市數字城管指揮中心在昇級擴容現有監控平臺,對老舊監控設施進行昇級改造的同時,還將建設視頻智能分析系統,對設置的監控區域實行24小時動態實時監控檢測,通過視頻智能分析技術,對監控區域內的違規類型進行實時檢測報警。

  為進一步強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標准,更多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未來3年,我市還將打造『智慧城管綜合系統平臺』,整合擴展智慧停車、智慧供水、智慧執法、智慧排水、智慧供熱、智慧燃氣、智慧環衛、智慧物業、智能路燈等各行業子系統,實現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的智慧城管新體系。

  『哪處道路存在井蓋破損,哪條河道接近警戒水位,哪裡的綠化帶需要修補,現在需要視頻、人工去踏查,等智慧城管建成後,橋梁、河道、路燈上都會裝上智能傳感器,大數據後臺就能實時監控。車輛在人行道違停,不僅能收到溫馨提醒信息,還可以直接導航至最近的停車場。』胡小多認為,這種打破傳統手段的『非現場執法』將大大提昇執法效率,『城市管理事件會「感知」、城市管理風險早「預知」,城市管理更智慧,人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