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4日訊 12月22日,記者從牡丹江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獲悉,該局強化項目落地服務保障,系統謀劃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做項目審批的『信息員』『聯絡員』『服務員』『戰斗員』,推動企業項目快審批、快建設、快投產、快見效,打造了項目審批的『牡丹江速度』。
據了解,受季節氣候影響,黃金施工期時間短是制約我市項目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針對這一問題,市營商局組織開展全市建設項目冬春季集中會辦,協調發改、住建等相關部門,對接企業需求、分析項目落地難點、協調各部門提出破解措施,利用冬歇期完善項目前期工作,履行項目審批手續,推動項目快速落地投產。三年來,該局共組織冬春季集中會辦活動71次,解決項目推進遇到的難題99個,先後保障了高寒城市智能公交系統等一批重大項目的順利落地。
項目會辦過程中,該局要求各審批窗口部門,將每項審批工作都劃分為事先提示、容缺審核、限時辦結三個階段,變被動等待申報為主動銜接指導,保證項目前期工作順利推進。同時,認真執行並聯審批制度,開展『多審合一』、『多圖聯審』,會同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對報審項目的建築總平面圖、管網綜合配套圖、施工圖等系列圖紙進行『一圖制』會審。三年來,共完成一圖審會議122次,通過並聯審批,大力壓減審批環節和時限,項目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和規劃許可證批前公示由14個工作日壓縮為7個工作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時間由20個工作日壓縮為1個工作日。還認真落實容缺受理機制,打破以『材料不齊不能辦』的審批困境,對審批要件實行容缺、容錯後補,審批最短用時僅30個工作日。
為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降低企業行政成本,牡丹江市營商局依托審批平臺,推動施工許可環節事項審批『網上辦』,實行非政府投資項目網上備案承諾制,實現了『不見面』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