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9日訊(記者 霍梟涵) 在29日召開的黑龍江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新聞發布會上,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孫化庫就保障糧食安全等問題答記者問。

孫化庫表示,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了堅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的工作部署,明確了加強黑土地保護利用、強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昇農業科技水平等重點工作任務。2022年,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將堅持不懈抓好糧食生產,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和品牌農業,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龍江新貢獻。重點采取以下六項措施:
穩面積
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壓實工作責任,分解落實任務,嚴格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嚴禁耕地撂荒,種滿種嚴,確保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2.18億畝以上。
調結構
著眼國家戰略需求,優化調整種植結構。作為全國優質大豆主產區,我們要大力實施大豆產能提昇工程,擴大耕地輪作試點,在地下水超采區、低質低效和井灌稻區開展稻改豆輪作試點,著力擴大大豆播種面積,挖掘大豆單產潛力,努力提高優質大豆供給能力。
提品質
深入開展種植業『三品一標』行動,重點在優化昇級品質上下功夫,發展高賴氨酸、高淀粉和鮮食玉米等專用型品種,發展適口性好的優質粳稻,發展高產優質高蛋白食用大豆,發展強筋品種小麥。推動綠色、有機食品發展,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9100萬畝。
抓要害
堅持藏糧於地,大力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全省要新建高標准農田1100萬畝。堅持用地養地相結合,大力推廣以秸稈還田為核心的黑土地保護『龍江模式』『三江模式』,進一步提高耕地質量和產出能力。紮實推進種業振興行動,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進一步挖掘良種對糧食增產的潛力。
上科技
堅持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推廣大馬力高端智能農業機械,集成組裝技術模式,不斷提高單產,增加總產。深入開展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活動,全面開展測土配方施肥,促進糞肥還田利用,推動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育主體
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向規模經營要產量。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質量和效益。明年,全省農業生產全程托管服務面積達到30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