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黑龍江肇東反季節蔬菜讓冬閑變冬忙
2022-01-12 09:17:44 來源:中國農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眼下,黑龍江已是冰天雪地,走進肇東市黎明、肇東、姜家、五站等鄉鎮農戶的溫室大棚裡,卻是溫暖如春、滿眼綠色,巧抓時間差,反季節種植的葉菜類蔬菜,綠油油地長勢喜人,『種』出了增收好『錢』景。目前,黑龍江省肇東市『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模式的9825個塑料大棚、2310個日光溫室為主的設施蔬菜種植面積已發展到2.5萬畝,年生產設施蔬菜26.1萬噸,番茄、黃瓜、辣椒、豆角、香瓜、葡萄及葉菜類等百餘個品種,暢銷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等市縣,並遠銷北京、吉林、遼寧、上海、珠三角、長三角等地,促使蔬菜產業結構變『新』、發展模式變『綠』、經濟質量變『優』,農民實現了冬閑變冬忙。

  『在種植過程中我們使用農家肥和有機肥,種出來的菜品質好,能達到綠色食品認證標准。』1月9日,寒意依舊,年味漸濃。掀開肇東市肇東鎮東躍村蔬菜種植戶張樹武的溫室門簾,一股暖風就撲面而來。棚內的小蘿卜菜、小白菜、臭菜等反季葉菜一大壟連著一大壟,綠油油透著清甜撲鼻而來。『我家這茬菜長勢非常好,現在正忙著采收小蘿卜菜,這個季節是我們菜農最繁忙的時候,每天都在不停地割菜、裝袋、發貨,這部分准備送往本地商超、菜市場,那堆馬上發往哈爾濱哈達市場。』張樹武高興地介紹說,過了農歷臘月,就迎來了春節銷售旺季,就要加班加點搞生產,趕在年前爭取賣個好價格。冬季本該是葉菜的淡季,菜農張樹武通過巧打『季節差』,嘗到了種植反季節蔬菜的『甜頭』。

  近年來,肇東鎮東躍村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城郊型蔬菜經濟,全村從事蔬菜生產農戶達到800戶,種植露天和棚室蔬菜6000畝。為讓村民走上致富提速路,東躍村抓住冬季蔬菜生產關鍵環節,加強生產技術指導服務,引導農民科學安排種植茬口,多種耐低溫、生長期短、產量高的葉類菜產品,既提高了蔬菜質量和產量,又增加了市場有效供給。先後流轉土地450畝,建設了民生蔬菜、洪峰、東躍等蔬菜小區,每個小區30戶,每戶佔地5畝,建設一棟溫室、兩棟大棚和一個看護房,每戶年純收入6萬元以上。目前,東躍村380棟溫室正在『連軸轉』生產,幾十種適合冬季種植的葉菜類產品,源源不斷地供應當地市場,成為農戶『冬閑不閑』增收的『聚寶盆』。

  『老張,9號架子的冬儲白菜全都出貨,帶幾個人過去轉運一下。』臨近春節,肇東市冬儲白菜收購價格一路看漲,每斤批發價0.95元。『反季錯時銷售的大白菜不愁銷路,菜葉鮮綠、口感好、好吃又實惠,在市場認可度非常高,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賣個好價格問題不大。』說起這幾年秋儲冬售的蔬菜生意經,肇東市太平鄉同合村蔬菜種植戶李洪成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說:『他今年種了50多畝大白菜,畝產一萬三四千斤,秋後直接下窖「貓冬」保鮮,冬天的時候,儲存下來的優質地產菜分階段供應市場。』在肇東市太平鄉有許多農民通過發展蔬菜窖儲產業搭上了致富快車,蔬菜種植戶們將自家地窖裡的反季蔬菜碼放得整整齊齊,隨時准備銷往市場。這不僅拓展了農民的增收渠道,更讓群眾的菜籃子變得色彩斑斕。近年來,太平鄉同合村在培育壯大白菜產業的同時,借互窖儲產業『逆生長』。通過『大戶示范、基地帶動、群眾主體』模式,建成了全市第一規模的白菜種植區,周邊村民也依托到基地打工或流轉土地等獲得務工、流轉費、分紅等多項收入,既滿足了農民個性化需求、又提昇了農戶幸福指數。現在,同合村農民由旁觀者變成參與者,他們既會種菜也善於經營,從10月份開始存儲白菜,11月份陸續上市銷售,直至春季本地菜上市,反季節銷售讓村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富裕。『秋天儲菜,淡季上市,不但農民受益,也給城裡人提供了方便。』同合村黨總支書記辛衛光介紹說,同合村過去是靠賣秋菜掙錢,面對市民儲菜觀念的改變,他們也改變思路,搞起了窖儲秋菜,村民幾乎家家都有菜窖,全村年窖儲白菜3000萬斤以上,銷往當地哈爾濱、大慶等七八十個市縣,還遠銷北京、山東、廣東等省市。如今,紅紅火火的窖儲產業,不僅促進了太平鄉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更孕育出農村發展新動能,讓東合、勤儉、慶豐、群力等村屯的農民在農閑時節異常忙碌、乾勁十足,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標准化生產、產業化發展、訂單化銷售,使蔬菜生產不僅成為肇東市農業拳頭產品,更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發展的主導產業。2021年,肇東市蔬菜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其中露天種植17.5萬畝、設施蔬菜種植2.5萬畝。近年來,肇東市圍繞綠色引領、科技創新、提質增效、示范帶動為導向,引導農民擴大蔬菜種植規模,抓好蔬菜產品精深加工,推進規模化成片生產,形成蔬菜品牌效應,推動蔬菜產業邁上新臺階,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源。依托培育引進蔬菜新品種新技術,推進蔬菜產業提質?效,在突出持色、豐富品種優化、研發市場、推廣錯期栽培種植下功夫,實現生產區域、上市時間、多類品種等多個層次優化,從數量上、品種上、質量上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形成市場牽企業、企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現代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鏈條。同時,以政府抓展銷、企業搞聯銷、市場促銷、農民經紀人跑銷為基礎,引導龍頭企業和購銷大戶改變傳統營銷模式,采取『內銷+網聯聯銷+客商主動上門銷』等方法,不斷拓展蔬菜市場空間,延伸蔬菜營銷渠道,既縮短了從田間到餐桌的距離,拉近了消費者與原產地的距離,更?強了蔬菜產品競爭力和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年貯加工蔬菜能力30萬噸。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