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一架滿載30噸百貨商品、服裝服飾、機械設備的波音757型全貨機從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騰空而起。10小時後,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對俄貨運包機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哈爾濱機場貨運銷售公司負責人介紹,2021年,哈爾濱機場對俄貨運包機共執行199班,發送貨物6554.56噸,同比分別增長130.61%,為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作出了積極貢獻。

對俄貨運包機正在裝卸貨物。(央廣網發黑龍江機場集團供圖)
10小時直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我們加個微信吧!』在莫斯科,很多當地企業界人士都有一個中國電話號碼。一位貿易商說道。公司常年對俄出口服裝、手機充電器等輕工業制品,在俄的渠道為當地連鎖商店,他早已習慣北京時間上班、莫斯科時間下班的節奏。他和當地經銷商最盼望的就是哈爾濱能開一條直通莫斯科的貨運航線。
受疫情影響,陸運口岸貨物積壓,出現無法發運的情況;海運航程時間長,運力不足,傳統外貿方式受到衝擊,而航空貨運成為企業對外貿易的首選。為了搶佔先機,黑龍江機場集團提前謀劃,加快恢復及增開國際全貨機航線,推動國際貨運量快速增長。
『2021年開通了哈爾濱—莫斯科貨運包機航線,平均每周執行7班,其中,黑龍江省郵政分公司每周運營3班,黑龍江省交投集團權屬的哈爾濱俄運通科貿股份有限公司每周運營4班。』哈爾濱機場貨運銷售公司國際業務部負責人說,『現在不只是開通航線快,各項政策落地都很快。這離不開地方政府、民航監管部門、海關等多個單位的通力合作和靠前服務,更表明了地方產業轉型昇級、培育外貿新動能的決心。』
隨著『買全球、賣全球』通道的進一步暢通,更多的在線交易得以達成,更多的跨境電商企業依托快件、快遞、海外倉等靈活多樣的供應鏈網絡,逆勢而上滿足國內外消費者需求,把『中國制造』商品經由哈爾濱機場送入俄羅斯市場。對俄航空貨運業務,已然成為穩住外貿基本盤、助力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手。
24小時綠色通道『一站式』服務
『能否按時將產品交付到客戶手中,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哈爾濱俄運通航空貨運負責人算了筆賬,哈爾濱機場為企業量身定制的對俄貨運包機,較以往運輸方式不僅運輸時間大大縮短,還節約了不少倉儲成本,『對俄貨運包機大幅減小了疫情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已成為我們交付俄羅斯客戶的常態化物流方式。』
為了確保貨物能夠准時『趕上飛機』,哈爾濱機場貨運銷售公司積極與客戶進行溝通協調,及時了解客戶需求,收集、追蹤最新的航班以及貨物動態,提前進行人員、設備、場地的准備工作。優化貨站資源、創新保障流程,協同航空公司、聯檢單位,開闢綠色服務通道,系統性增強貨運保障能力,大幅提昇貨運保障效率,確保貨物收運、驗放通關、裝機等保障環節順暢。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落實落細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重點做好人員防護和環境消殺工作,並采取調配業務骨乾、優化裝載流程等一系列舉措,全力做好貨運包機保障工作。
『我們不斷優化作業流程,壓縮航班裝卸時間,提高作業效率,抓好「數字化口岸」系統應用,同時與機場海關、機場安檢等多單位協同作業,實行「7×24小時」輪班工作制,貨物一旦送達哈爾濱機場,就會立刻進行卸貨、查驗、過檢、組板等一系列流水作業,不管對俄貨物什麼時候到,均能實現即到即辦,在第一時間入庫。』哈爾濱機場貨運銷售公司負責人劉耀友說。
目前,哈爾濱機場對俄貨運包機航線已實現了境內外生產協同聯動,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運輸支橕。
全方位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哈爾濱—莫斯科貨運包機航線是哈爾濱機場建設了近十年的對俄『大通道』縮影。作為『樞紐功能』的聚合與發散。在『面向俄羅斯,服務全中國』的考量下,『對俄物流大通道建設』成為新的『突破口』。
2013年11月26日,哈爾濱—葉卡捷琳堡貨運包機航線正式開通,這是國內首條對俄電商貨運包機航線。此前,俄羅斯買家網購中國商品只能通過飛機客帶貨、陸路等方式跨境運輸,費用高且物流周期長。這條航線開通後,我國對俄跨境物流運輸時限從過去的最快40天縮短為最快7天。
據悉,2013年哈爾濱對俄電商包機航線開通以來,已累計發運951班,貨運量約2.35萬噸,已成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源。
哈爾濱俄運通科貿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公司正在籌備另一條哈爾濱至德國法蘭克福貨運航線。『若開通成功,這將是哈爾濱第一條直達歐洲腹地的洲際航線。』這對進一步鞏固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構建全方位立體化跨境物流體系新格局具有重大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對俄航空運輸需求將保持高位運行。』黑龍江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加強對俄貨運航線的運輸組織,優化保障方案,完善航線網絡布局,加快推進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為推動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