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
名滿天下
譽滿全球
從松基三井『驚世一噴』
到當好標杆旗幟、建設百年油田
幾代大慶人
一心向黨、忠誠擔當
胸懷『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崇高使命
累計為國家貢獻了
24.63億噸石油

24.63億噸到底是多少?有人估算,用60噸容量的油桶來裝的話,這些油桶連在一起,可以繞赤道10多圈;大慶黎明湖常年蓄水量約160萬噸,24.63億噸原油能填滿1000多個黎明湖。
24.63億噸的分量到底有多重?佔中國陸上同期石油產量的近40%,相當於為全國14.1億人口人均提供約1.7噸油,可供一個千萬人口城市使用96年。
這就是咱的大油田,這就是咱的大貢獻!
24.63億噸是一份擔當,集中展示了大慶油田胸懷全局、產業報國的初心使命;
24.63億噸是一座豐碑,生動詮釋了大慶油田攻堅克難、為油奉獻的精神品質;
24.63億噸是一個標杆,有力彰顯了大慶油田改革創新、銳意進取的時代風范;
24.63億噸是一曲贊歌,熱情唱響了地企雙方共建共享、和諧發展的美好樂章。

①初心不改,我為祖國獻石油
1959年9月26日,在我國東北的松嫩平原上,松遼盆地第三口基准井向外噴出了原油,由此宣告世界上最大的陸相沈積油田誕生。
這一天,距離新中國成立10周年『大慶』只有4天時間,於是,這片昔日的荒原地有了一個和國慶日密切相關的名字??大慶。
從此,在中國工業發展史上,大慶油田成為一個時代的標志。
從開發建設初期『國家建設等油用』的挺身而出,到如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再次挺起脊梁,大慶油田62年初心不改、本色依舊,為端穩端好中國能源飯碗作出了巨大貢獻。
對於大慶油田的歷史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大慶的成績和貢獻,已經鐫刻在偉大祖國的歷史豐碑上,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②箭頭向上,筋強骨健正當年
在歷史的坐標系中,2021年注定留下極其特殊而重要的印記,『兩個一百年』在此交匯,『十四五』規劃開始實施。
這一年,大慶油田迎來大考:能否繼續保持油氣當量4000萬噸以上持續穩產,能否繼續作出高水平貢獻。
大慶石油人用心血和汗水,書寫了這樣一行答案:
2021年生產原油3000.0137萬噸,實現了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益3000萬噸原油穩產;
生產天然氣50.1796億立方米,連續11年穩定增長,邁上50億立方米新臺階;
海外權益產量連續3年保持在900萬噸以上;
油氣產量當量繼續保持4300萬噸以上持續穩產,同比實現箭頭向上,探索出了一條具有大慶特色體現大慶貢獻的高質量穩產之路。
這堅挺的數字充分證明,老油田依舊筋強骨健,依舊能為共和國源源不斷地注入澎湃動力,依舊能為大慶『三個城市』建設提供強力支橕。

③勇擔重任,端穩端牢能源飯碗
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
2022年,我們將迎來黨的二十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正在加速從藍圖變為現實。
對於大慶油田來說,如何在新時代創造新業績?如何在新征程上實現新高度?這是擺在面前的時代課題。
隨著六屆一次職代會暨2022年工作會議的召開,大慶油田開啟了建設百年油田新征程,總體戰略規劃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現在起到2035年,實現轉型昇級、高質量發展。
第二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基業長青、百年發展。
抓好『三件大事』、高擎標杆旗幟,奮力走出一條穩油增氣的新路子、一條綠色發展的新路子、一條市場化發展的新路子、一條精神傳承的新路子……大慶油田牢記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定扛起『當好標杆旗幟、建設百年油田』的使命重托。

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是書寫新的歷史
對未來最好的把握
是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溫暖從心中昇騰
堅定的力量已經匯聚
成為2022年最美的開始!
看
大慶石油人正振奮精神啟新程
凝心聚力向前走
鉚足乾勁再出發
昂首闊步向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