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1日訊 『一老一小』,一頭連著『夕陽』,一頭連著『朝陽』,是事關千家萬戶的重大民生問題。2021年以來,在大慶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大慶市民政局堅持把『一老一小』事業作為一項暖民心的政治工程、解民懮的民生工程、增民利的發展工程,積極作為,創新舉措,破解難題,打造亮點,著力托牢民生底線,以實打實的暖心舉措,用心用情用力托起『一老一小』穩穩的幸福。
1月18日中午,家住讓胡路區創業城街道創業八社區的居民李鳳琴老人在社區的『老年餐廳』吃過午飯後,步行不到10分鍾,又來到社區的『健康驛站』,測了血壓、血糖,又和幾個老姐妹在活動室唱了歌後,心情愉悅地回了家。
創業城街道創業八社區打造的『家門口』養老服務模式,只是我市全力推動養老服務工作的一個縮影。
目前,我市現有老年人口58.68萬人,佔全市總人口21.09%,已處於中度老齡化社會。以敬老之心打造幸福養老機構,以愛老之心打造幸福養老社區,以孝老之心打造幸福居家養老……去年以來,市民政局圍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結合大慶實際情況,聚焦強化綜合監管,提昇服務質量和完善設施網絡三條主線,紮實推動全市養老服務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創新擬制《全市養老機構綜合監管要點》,從防疫、消防、食品、醫療、燃氣安全等方面明確檢查要點,實現養老機構『清單式』監管;聯合市場監管、消防救援等職能部門對養老機構進行檢查;聚焦無證照養老機構『頑疾』,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共清理整治無證照養老機構164個,進一步優化養老機構發展環境;建立『屬地政府、民政部門、街道、社區』四級包保責任制,153家養老機構做到『一對一』包保,大慶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獲國家、省相關部門肯定……市民政局樹牢『底線思維』,做好綜合監管、清理整治和疫情防控工作,嚴控風險發生。
在規范服務管理方面,市民政局積極爭取省、市、縣福彩公益金投入,支持公辦養老機構消防設施、服務設施改造建設,促進辦公養老機構服務能力提昇。積極推進全市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全市134家參評機構已完成現場評定工作。同時,協調人社部門,發揮駐慶高校作用,舉辦』養老大講堂』系列培訓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全年共培養培訓老護理員等人纔4200多人次。
在完善設施網絡方面,市民政局指導各縣區通過整合社區資源、盤活閑置資產、與大型養老及醫療機構合作等方式,推進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目前,全市街道級綜合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80%,社區養老服務及老年人活動場所覆蓋率達到100%,鄉鎮級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50%,形成較為完善的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網絡。
此外,市民政局搭建專班,派專人前往珠三角、長三角開展招商工作,全力推進招商引資。目前,投資1800萬元的成都全時與黑龍江三道園健康科技公司合作建設『愛助老』養老智慧平臺二期工程項目已落地。
『今年,我們將繼續堅持以創新、突破、發展為主線,進一步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促進養老服務事業、產業融合發展,滿足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傾情為老年人構築幸福養老家園。』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兒童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讓胡路區六歲女孩瑾儀(化名)母親去世、父親犯罪,暫時由姑姑照顧,家庭生活困難。市民政部門調查核實後,對她進行了重點關注幫扶,為其辦理了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審批手續,並給她發放了生活費,及時解決了她的生活困難。
目前,我市共有孤兒141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282人,農村留守兒童838人。作為擔負全市孤兒、棄嬰、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流浪乞討兒童、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特殊未成年人救助保障和關愛服務的職能部門,去年以來,市民政局通過出臺資金支持政策、建立聯合救助機制、提昇關愛服務效果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橕起未成年人保護『一片天』,多項工作在全省領先,去年,我市兒童救助保護中心被民政部評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先進集體』。
去年,全市累計發放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702.93萬元,發放國家『孤兒助學』補貼31萬元……在提昇孤兒綜合保障水平方面,我市拿出真金白銀,率先在全省建立孤兒基本生活保障金自然增長機制,對孤兒及參照孤兒標准保障的兒童從基本生活、教育資助、過渡期安置3個方面提高保障。在省級標准基礎上增長幅度達到30%,位列全省第一。為提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力度,市民政部門聯合市檢察院,在全省創新建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聯合救助機制,去年以來有20名兒童得到精准救助。
建立困境兒童『1131』救助模式、開展『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項目、舉辦『認親助養』活動……市民政局及時將23名困難兒童納入救助保障范圍,開展各項關愛幫扶活動60餘次,為全市1500多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留守兒童提供價值58萬餘元的防疫物資、生活用品;設立了『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項目,為市區低保、低收入家庭兒童開展需求評估、生活幫扶、課業輔導、親子關系調試、大型活動等服務,項目服務已輻射困境兒童近200人。
此外,為統籌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我市建立議事協調機構,搭建救助保護新格局,率先成立了大慶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委員會,組成部門涵蓋黨委、政府、司法、群團等各方面力量、35個部門和單位。全面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參與、家庭盡責』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新格局;整合熱線資源,將我市原有的5部未成年人救助電話,整合接入我市『12345』統一熱線,並於去年5月20日正式開通,同時按照未保工作的不同業務類型,將應對流程整理成話術由市長熱線開展分類救助,此做法被省民政廳全省推廣;在營造未成年人保護法治氛圍上,我市先後開展主題宣講培訓活動33場,宣講培訓3660多人次。
承載著『幼有所育、老有所養』的全民期盼,我市將持續聚焦『一老一小』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強化設施布局,紮實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健全兒童福利政策體系,讓夕陽更美,朝陽更紅,『一老一小』群體的笑容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