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保障『中國糧食』更有底氣更為安全 代表委員熱議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2022-01-24 08:02:2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富錦市萬畝水稻公園。省農業農村廳提供

       黑龍江日報1月24日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科技農業,向科技要效益;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向綠色要特色;大力發展質量農業,向質量要發展;大力發展品牌農業,向品牌要市場。心系『三農』的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報告站位高、部署全,為今後工作指明了奮斗方向。就下一步如何將推進工作走深走細走實,他們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四方面發力推進農業現代化

  省人大代表劉娣說,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對應了發達農業所展現出的科技化、生態化、標准化、品牌化等顯著特征,對黑龍江推進農業現代化具有非常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她建議在以下方面加大支持:

  一是不斷加大農業『卡脖子』技術的支持力度,尤其要在種質資源創新、生物育種、農機裝備研發、數字農業等領域加大投入。

  二是全面優化昇級農業生產方式,科學布局休耕輪作,重點加強投資少、可復制、可操作黑土保護技術模式的集成創新,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保護性耕作、秸稈綜合利用輕簡化技術、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綠色農業生產技術的示范和推廣。

  三是強化標准化體系建設和擴大標准化生產規模,前者需要構建系統的質量檢測、質量溯源、產品分級體系,後者需要不斷加大規模化集約化農業生產面積。

  四是著力打造地域性品牌,唱響『龍江好米』『龍江好肉』『龍江好油』『龍江好奶』『龍江好藥材』等地域名片,建好線上線下兩個市場,並強化縣域物流倉儲能力。

  加快構建農產品品牌『金字塔』

  省政協委員李連瑞認為,要解決農業大而不強、品牌市場能力不強問題,必須把加強農業品牌建設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強化頂層設計,充分挖掘我省寒地黑土、綠色有機優勢,大力實施品牌創建工程,以培育區域公用品牌為核心,以提昇企業品牌價值為重點,挖掘地方特色農產品品牌資源,做強區域品牌,做大企業品牌,做優農產品品牌,構建具有黑龍江特色的農業品牌體系,加強品牌宣傳推介,帶動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提昇。利用3~5年時間,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全域公用品牌、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構建農產品品牌建設『金字塔』。

  李連瑞委員建議,打造省級公用品牌。打造黑龍江農業品牌航母,統一搭建運營平臺,統一形象設計,集中宣傳推介,輻射省域全部優質農產品和加工產品品類;打造區域特色公共品牌。集中培育『一地一特色』『一區一品』的區域特色公用品牌,做好『新』『特』文章;打造企業自主品牌。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效應的骨乾企業加強自主創新、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打造競爭力強、影響力大的本土企業品牌。同時,配套做好加強品牌宣傳、拓展銷售渠道、做優農產品品質等工作。建設品牌農產品供給基地,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區、數字農業示范區,對接高端消費市場,孵化一批『龍江好食品』品牌農業示范基地,支橕品牌農業發展。

  讓綠色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對於發展綠色農業,省人大代表張樹春建議,要樹立綠色技術樣板,利用現有農業科技園區、基地等,全面開展綠色技術研究、示范,把樣板立在田間;開展好綠色技術培訓,利用科普之冬、科技大集、網絡平臺等媒介,培訓、普及『一噴三省』等綠色技術模式及『輕簡化』『三減』等綠色綜合配套技術;鼓勵生產者努力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保護、利用好黑土地,采取農藝、工程、生物等措施,通過農畜循環、有機物料還田、構建肥沃耕層、測土配方等技術手段,提高耕地地力、提昇土壤有機質,讓良田更肥、產能更強。

責任編輯:王俊芳

【專題】踔厲奮發新時代 篤行不怠向未來——2022黑龍江兩會融媒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