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向北『窗口』需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代表熱議構築我國北方開放新高地
2022-01-24 10:53:3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河自貿片區。資料片

       黑龍江日報1月24日訊 展開中國地圖,黑龍江是中國東北角。再看世界地圖,這裡卻是東北亞中心,是中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

  如何發揮黑龍江的區位優勢,讓對外開放之門更寬闊,環境更優越,構築我國北方開放新高地?這成了今年兩會上人大代表們熱議的話題。

  更大格局打造國際物流樞紐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全方位對外開放。啟動哈爾濱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打造國際物流集散樞紐。

  對此,省人大代表尚雲龍建議,加快跨境物貿主通道基礎設施建設,提昇貨物過境服務能力。主要以補齊跨境物貿通道短板為建設方向,加快發展我省跨境產業動能,完善物貿通道基礎設施,使境內外物貿流通效率快速提昇。

  加快跨境物流樞紐產業一體化建設,提昇貨物增值服務能力。建議采取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的方式,通過並購、重組、新建、改建等手段,構建功能完善的物流樞紐服務體系。推動跨境物貿通道上物流樞紐項目實施,加快樞紐經濟發展。

  支持跨境物流商貿信息平臺建設,提昇物貿國際服務能力。本著『實體與平臺相依托、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原則,加快平臺型企業發展步伐,形成多維度、多層次的反哺機制,促進樞紐園區實現自我平衡和可持續發展。

  自貿試驗區要有創新顯特色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自貿試驗區2.0版行動計劃,加強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

  來自綏芬河的省人大代表羅海濤建議,探索首創性、集成化、差別化的改革創新,貢獻彰顯沿邊特色的『綏芬河方案』,更好服務國家向北開放。

  以更高站位走向東北亞經濟圈。發揮『百年口岸』積淀的厚重優勢,圍繞對俄合作特色和面向東北亞區位優勢,構建與俄遠東大開發、自由港聯動開放機制,促進商品、投資、資金、運輸、人員等要素跨國自由流動和集聚,促進單邊試驗向互動發展轉變,持續擴大對外貿易。

  打造空、鐵、公立體化跨境綜合運輸體系,全力服務中歐班列,深化與深圳鹽田港合作,探索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所需要的多式聯運模式,全面提昇參與國際經濟循環的物流效率和競爭優勢。

  以更寬視野推動貿工一體發展。依托木材、糧食、中藥材、互貿商品等優勢進口資源,大力發展進口加工業,暢通國際貿易鏈、產業鏈、供應鏈,推動過路經濟向口岸經濟迭代昇級,激活發展的內生動力。

  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服務開放新格局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加快構建以對俄合作為重點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省人大代表盧厚林建議,立足沿邊定位,要不斷推出海關監管創新舉措,積極服務最北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推動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完善多部門全鏈條監管新機制,促進邊境地區特色產業集聚,打造安邊富民的『龍江樣板』;推進自貿試驗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互市貿易區聯動,形成政策疊加效應。

  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要聚焦企業需求和群眾關切,持續打造『辦理海關事項不求人』服務品牌;繼續壓縮整體通關時間,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打造高效便捷順暢的口岸通關環境;加強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政策落實和宣講推廣,助力企業充分享受自貿協定關稅優惠,推動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優化昇級;發揮對俄及歐亞經濟聯盟國家海關合作平臺優勢,探索與俄毗鄰地區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建立協作機制,著力提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

責任編輯:王俊芳

【專題】踔厲奮發新時代 篤行不怠向未來——2022黑龍江兩會融媒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