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8日訊 冬季天氣寒冷,熱騰騰的火鍋成為餐桌上人們的摯愛,丸子,是一種重要的火鍋食材。無論去火鍋店還是在家自制火鍋,各種速凍丸子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
牛肉丸、貢丸、魚丸、蟹肉棒、雞丸……速凍丸子的品種很多。不過,您可知道,各種口味的丸子中,到底包含了哪些原料?
近日,市民張先生反映,到超市買火鍋肉丸時發現,這些肉丸不但散裝銷售,價簽也只標明了價格,而肉類含量、生產日期及生產廠家等相關信息,卻並未標注。
根據張先生的投訴,走訪了大慶市各大超市後,記者發現,只有少數的袋裝丸子包裝上說明了肉類的含量,大多數只是寫了相關原料成分;而散裝的丸子,除了價格之外,更是看不到任何和丸子有關的信息。
那麼,丸子散裝裸著賣,是否合乎相關規定?購買丸子食用時應注意些什麼?近日,大慶晚報記者對此事進行了調查走訪。

種類繁多 散裝丸子更受寵
『家裡吃火鍋,總認為買上一點丸子就抵一道葷菜了。』東風新村市民王女士說,每年冬天,她都愛召集三五好友到家裡聚餐涮火鍋,不同口味的丸子都買上一些,省心又美味。
王女士還告訴記者,每到春節,邀請親朋好友到家聚餐,在吃夠了大魚大肉的情況下,一家人圍著熱騰騰的火鍋舉杯小聚,也是別有一番情調。
『本來想要買些丸子在家涮火鍋吃,但跑了好幾個超市發現,大部分都是散裝裸賣,也並未標明配料成分,這些丸子的安全衛生情況令人擔懮。』市民張先生說,沒有包裝就難以掌握產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作為消費者,也就很難對食品的安全作出判斷。根據張先生反映的情況,記者走訪了慶客隆、慶購、大潤發、永輝等多家超市發現,速凍丸子裸賣的現象果然屢見不鮮。
在多家超市的速凍專區內,記者看到,撒尿牛丸、魚丸、凍豆腐……各種口味的散裝丸子,『裸身』陳列在冷櫃中。
由於價格相對實惠,前來選購的市民絡繹不絕。
雖然商家准備了用來挑選丸子的勺子、夾子等工具,但由於數量較少,工具不夠用時,一些消費者為了方便,乾脆隔著塑料袋用手抓。而有的顧客,誤拿了不想要的種類或感覺買多了,也會重新放回去。
據超市工作人員介紹,雖然有散裝和袋裝之分,但都是同一廠家生產的。其實,袋裝和散裝的品質是差不多的,只不過一個是有獨立包裝袋的,一個沒有。
記者也從消費者處了解到,統一的價格,對於他們購買起來也比較方便。挑選的時候因為各品種的價格都是統一的,不用分開來買。

肉類含量 散裝丸子多未標注
走訪過程中,記者注意到,除了永輝超市對散裝丸子的肉類含量進行了標注,其他超市都只是標注了丸子的價格,而原料成分說明、生產日期、保質期和貯存方法都沒有說明。
在永輝超市記者看到,一種商品名稱為『撒尿牛丸』的肉丸配料表中,號稱牛丸的產品,主原料竟然是大於45%的魚糜加雞肉。在配料表中還標注了豬肉、雞肉、肥肉膘、雞皮、豬血、牛肉以及十幾種添加劑。走訪時,一超市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散裝丸子的具體信息,通常都標注在大的包裝箱上,丸子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和配料等都會在上面,但是丸子中具體的肉類含量有多少,通常是沒有的。而對於散裝丸子中,各種肉類的含量分別佔了多少,超市銷售人員表示不清楚。
隨後,記者查看了袋裝的丸子,所有袋裝丸子上都標明了有關丸子的配料,但是大多數的包裝袋上,雖然寫了丸子的配料成分,並沒有標明丸子中肉類的具體含量,而少數標明的,各種數據也不同。
其中,一種名為『撒尿肉丸』的產品,主料中標明:雞肉?30%、鴨肉?10%,而配料表中則是標明除雞肉、鴨肉、雞皮、鴨皮、淀粉等,還有十餘種添加劑及食用香精香料。
記者了解到,有些市民也對丸子中的肉類含量有疑惑。『放在火鍋裡挺香的,聞著覺得味道也可以,吃到嘴裡就覺得面面的,估計還是面粉比較多,真正的肉並不會太多,不然有些肉單買1斤就好幾十元,哪能有這麼便宜的丸子呢?』市民武先生說。

瞞天過海 蟹肉棒中沒蟹肉
其實,市民武先生的說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記者在走訪時發現,散裝丸子定價大都在每斤10元錢左右,與原料價格也相差甚遠,都是雞肉、魚糜、淀粉、色素等原料,含有蝦、蟹等海鮮成分的寥寥無幾。
另外,墨魚丸、蝦丸等丸子,原材料也都大同小異,魚糜是唯一與海鮮有聯系的原料,不過到底是河魚還是海魚制作的魚糜,並沒有具體注明。其中,只有一種蝦丸的原料中注明含有蝦粉,其他海鮮丸子沒有『正宗』的海鮮成分。
記者了解到,通常配料的標注,都是按照成分含量的多少來決定位置順序,而在記者看到的多數配料中,通常雞肉都排在第一個,說明這種丸子中,雞肉的佔比是最多的。
而多數蟹肉棒的配料表中,根本沒有蟹肉。
那麼,這些不含蟹肉的蟹肉棒,怎麼會如此起名呢?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在這些蟹肉棒名字的旁邊,通常都有一個小小的『仿』字。對此,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就是『模仿』的意思,表示是和蟹的味道差不多,但不是用蟹肉制作的。
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般市民都不太會注意這些小字,如此看來,為了逃避相關法律、法規的制裁,某些企業還打起了擦邊球,在包裝上下工夫。

已有規定 速凍食品禁『裸售』
那麼,超市將原本帶有包裝的肉丸拆袋散裝銷售,是否合乎相關規定呢?
記者了解到,按照商務部出臺的《速凍面米食品行業標准》規定,不經預包裝的速凍食品不得銷售。繼續『裸賣』的代價是: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該《標准》針對的正是散裝速凍食品最難保證的質量關。散裝食品包括速凍面米食品和速凍調制食品兩種。其中,速凍水餃、湯圓、包子、饅頭、炒飯、炒面等,屬於速凍面米食品;速凍中西式菜餚、肉丸、魚丸、蝦球等屬於速凍調制食品。
而《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也要求,不需清洗即可加工的散裝食品,必須有防塵材料遮蓋,以避免顧客直接觸及,同時,容器的顯著位置應標注名稱、配料表、生產者和地址、生產日期、保質期、保存條件、食用方法等信息。
核實身份 選購看清配料表
對此,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則表示,作為生產商,應在配料表中標明『真實身份』,不能誤導消費者,不應以利益最大化為目的,不能以次充好,或在標注上忽悠消費者。
『不帶有獨立包裝、直接放在冰櫃裡的散裝丸子,還是盡量別買為好。』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沒有明確具體的產品說明,普通消費者無法全面掌握,這些散裝丸子的相關信息,對於產品質量是否有保證難以考證。
另外,散裝丸子保存環境並不穩定,頻繁打開稱取,很容易帶來交叉污染,存在微生物超標的隱患。
而在購買獨立包裝的產品時,盡量選擇信譽好的知名品牌,同時,要注意仔細查看包裝袋上的生產企業廠名、廠址和產品保質期、配料表等相關信息,不要被食品包裝上看似誘人的名稱所誤導,免得買到手了纔發現並非自己所需。
一般來說,應盡量選擇食用添加劑相對少的產品。
雖說添加劑只要不亂用濫用、符合相關安全標准,食用就沒問題,但營養價值實在不高。尤其是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還是建議多吃營養豐富的新鮮食品。
在此,大慶晚報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肉丸等速凍食品時,盡量選擇標簽標識清晰完整的,注意查看產品的配料表,是否有主料肉的成分。
那些價格過於便宜、但味道和口感卻非常好的『三無產品』,要慎買。
貪圖便宜的結果,很可能就是,買到了被不法商家亂用非食品類添加劑的『問題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