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拿大制片人『偷摸兒』送我一枚徽章
今天的賽事轉播一切順利,進入正式賽程,基本早晨六點多出發到晚上十一點多結束,雖然日程很緊張,但也是收獲滿滿。
今天加拿大的制作人『偷摸兒』塞給我一枚OBS的奧運徽章,說是『偷摸兒』,是因為疫情防控要求不建議人們之間互相握手,然而在食堂吃飯的時候,他上前跟我握個手,然後趁著握手的時候塞給我了一枚奧運徽章,可能是因為這幾天我們的合作很愉快,用這枚徽章表示感謝和鼓勵吧!

歷屆奧運會上,一些參賽選手和工作人員通過交換身上佩戴的圓紙板來傳遞彼此的美好祝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奧運會中獨特的『Pin文化』。Pin是奧運文化的一部分。人們會像集郵一樣收集奧運Pin,為了獲得自己想要的徽章,他們經常還會『換Pin』。歷屆奧運會,『換Pin』是觀眾、媒體甚至運動員都樂此不疲的事情。這些造型精美、顏色鮮艷,看似不起眼,卻又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小徽章,正是奧林匹克文化的美好詮釋。

沒有時間去『換Pin』,今天收到的徽章也成為溫暖緊張日常的小確幸,它既是參與奧運盛會的證明,也是交流奧林匹克精神的窗口。
——冬奧會冰壺轉播團隊導演魏曉冬
【2】信號平穩 奧運餐廳科技感十足
今天是2月6號,賽事轉播在經過了開幕式和首日賽事的檢驗後,技術系統運行穩定,轉播進入平穩期。信號的質量和各特權轉播商的反饋基本達到或超過預期,前期的工作目標全部達成。今天我在工作之餘,像國外同行了解了目前VR虛擬現實制作技術在電視轉播方面的相關應用。以這次北京冬奧會轉播為例,幾乎所有的項目都在現場進行了VR轉播,電視觀眾可以通過VR眼鏡體驗身臨其境的現場觀感。

『民以食為天』,健康可口的飲食一直是大型賽事組織中最強有力的後勤保障。不得不說,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這次的奧運轉播後勤飲食還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組委會設立了媒體餐廳,每天為主國際轉播中心提供一日三餐的服務,飯菜的口味分為中式和西式,同時也充分考慮了世界其他國家地區的飲食文化需求。

在我看來,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中式餐飲,也許中國之行,品鑒中國美食對於國外同行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體驗。『Delicious』是餐廳裡聽到最多的評價。此外,餐廳內的機器人智能出餐系統,也讓國外同行嘖嘖稱奇,全程零接觸出餐,最大限度地滿足防疫要求,也讓整個餐廳科技感十足。咖啡角等小型餐飲設施則24小時提供簡餐服務,最大限度地保證用餐需求。
24小時技術系統不間斷運行,確實給我們每一位技術參與者帶來不小的壓力,『戰斗』纔剛剛打響,相信接下來的工作一定是平穩又充滿挑戰!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融媒技術部陳明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