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聚焦『急難愁盼』傳遞民生溫度 ——友誼縣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綜述
2022-02-16 09:30:58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王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2月16日訊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友誼縣以『學史力行實在為民』為出發點,堅持在工作實踐中檢驗學習成效,強化組織領導,細化頂層設計,形成了在學習黨史中找問題、謀思路、攻難點、促發展的理論指導實踐『閉環』,縣直各部門領導班子、黨員乾部以身作則,從群眾的困難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統一思想,高位推動辦實事解難題活動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友誼縣委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召開了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隨後全縣各級黨組織完成啟動工作。縣委先後多次開展專題會議,對實踐活動進行統籌安排、全面部署,深入推進全縣實踐活動走實走深。並圍繞目標要求,通過召開座談會的形式,廣泛征求各職能部門意見,形成了《友誼縣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同時,建立了實踐活動辦公群和聯絡員工作群,保證了實踐活動實體化開展。

  縣建設部門通過走訪,發現華貴園小區和新城路至西直路道路,路面凹凸不平,有破損現象。為進一步提昇城鎮和小區的整體形象,對華貴園小區內路面進行重新澆築,新城路至西直路路段進行道路維修改造,為居民們創建了乾淨、整潔、安全的出行環境。

  路暢了,人心更順了。針對基層和群眾反映強烈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按照『實事辦好,好事辦實』的原則,堅持從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小事實事入手,緊盯民生領域問題,結合工作實際,堅持突出重點攻堅,確保為群眾辦實事動真章見實效。目前,《友誼縣『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臺賬》確定的15項專項行動61項工作任務已完成37項,完成率達60.7%。

  主動作為,築牢守初心擔使命戰斗堡壘

  全縣各級黨組織切實把為群眾辦實事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在全縣推行黨員志願服務工作,充分發揮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積極組織黨員乾部開展志願服務活動,著力解決群眾的最懮最盼,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切實增強黨員乾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縣處級領導以上率下,開展『走流程』調研,發現問題32個,並提出了整改意見與建議。各單位部門開展『踐諾承諾』活動,共梳理確定16項民生實事,面向社會進行公示,向全縣人民展現出為群眾辦實事的真切誠意。鄉鎮黨組織組建了『紅馬甲』『黨員先鋒』等73支志願服務隊,開展了『齊奉獻、家鄉美』志願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踐初心、擔使命、優環境。推出『點單、接單、派單、買單、訪單、曬單、評單』的『七單』工作法,圍繞8個方面,精心設計79個為民服務活動,用心、用情、用力、用智解決群眾大事小情,讓群眾真正感受到改革帶來的新變化。在村(社區)黨組織,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抓好『兩委』換屆後半篇文章相結合,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從群眾最關心的事入手,全縣56個村(社區)分別開展『開門一件事』活動,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切實讓群眾感受到新變化。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縣上下大興『辦實事、抓落實』之風,黨員乾部紛紛深入一線,把『等群眾上門』變為『送服務上門』,以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

  聚焦『急難愁盼』,提昇服務惠民生

  『民生微實事』是友誼縣人大常委會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有效載體,活動切中了百姓生活中的『痛點』,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蹚出了一條精准對接群眾需求的新路子。

  以細實作風落實便民舉措,全縣紮實推進『三改』工作,解決百姓生活中的『堵點』,改造老舊小區21個,惠及群眾854戶,改造城區內供熱老舊管網7.53公裡,改造4座二次供水設施、各類供水管線15公裡。全面完成友誼鎮淨水廠新建配套給水管網、城市生活垃圾填埋二期、友誼鎮蓮花公園,以及康樂路、新城路、西直路拓寬改造項目。解決時代新城二期積水及滲水問題,維修樓體供暖閥門井14處,散水坡裂縫37處,對21棟樓進行抽水及對17棟樓單元地下室進行衛生清理和消殺,取消溫馨家園小區7個樓梯垃圾通道,封閉21個垃圾投入口,切實改善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居住環境。全力抓好城市綠化、美化、香化、亮化工程,綠化率達到24.98%,亮化率達到98%以上,加大城市『八亂』治理力度,增強了廣大群眾的幸福感、歸屬感和滿意度。

  以精准服務惠企紓困解難。借鑒廣東省佛山市的先進做法,打破常規,推薦優秀民營企業代表人士擔任工商聯主席。先後組建成立了由9家大米加工企業參加的友誼縣大米商會和11家玉米烘乾企業參加的友誼縣玉米烘乾商會。同時,將每年的5月28日設立為『友誼企業家日』,通過視頻連線『雲簽約』形式,有效破解友誼縣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發展難題,向企業展現出『尊商、重商、親商、安商』的真切誠意,為助推友誼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以實際舉措優化服務環境。在『放管服』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全力推進『不見面審批』,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達到1200項、佔比91.6%,網上可辦事項1112項、佔比85%,企業開辦時間從2個工作日辦結縮減至1.5個工作日,把『最多跑一次』『辦事不求人』要求真正落到實處。同時,聚焦政務、市場、法治,打造為民服務『三優環境』,進一步健全完善了政企常態化溝通機制和民營企業權益維護機制,制定了領導乾部政商交往『負面清單』,25名縣處級領導帶頭與25家重點企業、25家民營企業溝通聯系。昇格首席服務配置,將首席服務員昇格為『一把手』工程,采取『一對一』『一對多』和『1+1』雙配置的服務模式,對接服務企業769家、個體工商戶5379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165家,為各類市場主體發展紓難解困,全縣政務服務實現零投訴,企業和群眾滿意率100%,實現了服務企業『全口徑、全流程、全覆蓋』。

  為群眾辦實事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友誼縣廣大黨員乾部將以偉大的建黨精神為指引,大力弘揚北大荒精神,永遠把全縣人民的急愁難盼事放在心上,答好新時代的『民生答卷』,走好新時代趕考路。

責任編輯: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