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6日訊 迎新春,過新年,新春新氣象。正月初十,記者走進了四方臺區紫雲嶺現代農業園區的果菜溫室,看到的是農技人員和工人們緊張的春忙景象。

『我們的果菜溫室是智能化四季生產,迎春節的果菜按期投放市場,我們就要抓緊時間為春季蔬菜生產做准備,開新局我們也要做貢獻。』一位搬運育秧盤的工人忙碌著不忘帶著自豪地介紹。
紫雲嶺現代農業園區擁有智能溫室3棟,總建設面積約9000平方米,園區融入了環境控制系統及水肥一體化系統,不僅實現了果蔬溫室生產的全智能化,更提高了果菜的品質,是我市開展『雙山合作』的重要項目成果。
『春節前,這裡生產的西紅柿銷售異常火爆,一市斤的最高價賣到了30元,經濟效益非常可觀。』陪同記者的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沈燕介紹說,紫雲嶺現代農業園區是四方臺區轉型發展的實踐項目,園區果菜生產溫室采用現代化智能生產系統,果菜生產的各項生長要素數據由傳感器傳入智能控制系統,由智能控制系統實施智能化生長控制,管理一個溫室只需要兩人。各生產要素實現智能精准自動控制,生產全程可追溯,生產的果菜品質經檢驗達到歐盟標准,實現了果蔬生產的高質量高效益發展。
果蔬溫室內,農機人員指導著工人們正在對無土栽培的西紅柿秧苗進行田間管理,一張張蔬菜生長的穴盤被整齊地排列在苗床上,一株株秧苗平展地展露著枝葉,綠油油,展現出春意盎然、春歸大地的歡喜景象。『看我們溫室的秧苗長勢多喜人。』現場的農技人員介紹,為了做好春季溫室果菜生產,春節前他們就按照市場果菜需求,開展了春季生產的育苗工作,春節假期還沒結束就開始了溫室秧苗的移栽,目前,棚室內的5300棵西紅柿秧苗已全部移栽完畢並成活。
農技人員介紹說,園區玻璃溫室的果菜生產全棚采用荷蘭椰糠栽培模式,配備儲水罐、過濾、水肥設備,環境數據采集、采摘車等現代農業生產設施,做到節水節肥、自動化控制,智能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實現了農業果蔬生產的省時省工省力。按照當前的長勢,這些秧苗生產的西紅柿將在五月上旬上市。
據沈燕介紹,為了做好該園區的溫室生產,充分發揮園區的現代化農業生產的引領作用,區委、區政府實施了項目發展助推服務,區主要領導開展項目發展督導,服務專班開展項目服務,組織項目單位開展種植經驗總結、制定發展規劃,並協助園區聘請了山東壽光的蔬菜生產專業技術人員,為棚室生產提供技術支持和生產技術保障,促進了園區蔬菜生產的高效發展,不僅讓四方臺地處市區近郊的城郊型綠色果蔬種植產業優勢得到發揮,更讓現代化科技成為推進四方臺轉型發展的『加速器』。
『我們園區生產的高品質蔬菜可是市場的搶手貨,進入大型商超都要被重點擺放,春節前上市的4個品種優良的西紅柿和彩椒,還被市民作為新春禮品來饋贈親朋,你說自豪不!』溫室裡一位巡視秧苗長勢的員工自豪地向記者介紹,我們生產的果蔬通過線上線下融合銷售,品牌的知名度迅速高漲,贏得了市民的贊譽,也在市場上賣上了好價錢。
沈燕介紹說,創新發展開新局,四方臺區敢於探索,紫雲嶺現代農業園區是在全市率先建成的綠色高產、精致高效、特色優質的現代農業示范區,承載著四方臺區現代化高效農業發展的定位,不僅為四方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示范引領,更為四方臺區發展現代化農業搶抓了戰略機遇,也必將成為四方臺經濟轉型發展、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引擎。
蔬菜溫室內,秧苗茁壯地吐露著新綠;溫室外,帶著新春氣息的陽光播灑大地,照耀著白雪覆蓋的紫雲嶺,照耀著沐浴春風的四方臺大地。
又是一年春意濃,在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的引領下,四方臺區必將展現新春新氣象,展現創新發展的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