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搜 索
我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印發 六項重大改革推動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
2022-02-17 08:11:3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趙一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2月17日訊 日前,省政府印發《黑龍江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對推進『十四五』時期全省實現教育現代化階段性發展的主要目標、主要任務、重大改革和重點工程做出全面安排。《規劃》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制度更加完備、結構更加優化、保障更加全面、服務更加高效的高質量教育體系。到『十四五』期末,我省教育總體發展水平力爭達到全國中等偏上水平。

  《規劃》提出,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到2025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9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0%以上,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52%以上,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實施黑龍江省學前教育發展提昇行動計劃,逐年安排建設和改造一批公辦幼兒園,重點補齊農村、偏遠地區、民族地區以及新增人口集中地區的普惠性資源短板。完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管理和獎補機制,引導和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保育教育服務;完善普惠保障機制,加強幼兒園分類管理和幼兒園教師配備,依法落實幼兒教師地位和待遇;實施幼小科學銜接和安吉游戲推廣三年行動計劃,堅持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和小學起始年級『零起點』教學,推動農村學前教育提質增效,全面提昇保教質量。

  《規劃》指出,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落實控輟保學長效機制,實現更高水平的縣域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到2025年,義務教育鞏固率持續保持在99%以上,保持全國前列。科學布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統籌區域學位供給,逐步消除義務教育階段『大校額』,義務教育用地實行聯審聯批制度。啟動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建設,改善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在財政撥款、教師配置、學校建設等方面向農村傾斜。建立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穩定的共建機制,支持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聯盟式發展,整體提昇農村義務教育發展水平;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確保『雙減』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面落實公辦民辦學校招生『同權同責同招同管』要求,實現義務教育免試入學全覆蓋。深入實施『四零承諾』政策,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規范中小學課後服務,強化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協調發展。

  《規劃》明確,加快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提昇職業教育服務能力。到2025年,建成一批高水平職業學校和特色專業,初步建成高水平服務鄉村振興創新發展示范區,打造農業職業教育全國樣板。以涉農學校為重點,整合高職學校資源,啟動新一輪高職『雙高』建設。構建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本科職業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相銜接的縱向貫通培養體系,完善五年一貫制中高職『3+2』、中職本科『3+4』、高職本科『3+2』等長學制培養模式;打造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接平臺開展現代農業、先進制造、全域旅游、健康養老、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產教對接活動。以服務區域產業需求為導向,優化職業學校專業結構,優先發展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5G、人工智能等30個打造一批全國一流農業職業學校和專業(群),建設鄉村振興人纔培養優質校20所等。

  《規劃》提出了六項重大改革。一是全面實施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教師補充機制,完善中小學教師和校長交流輪崗制度,推動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試點。保障幼兒園教師配備,及時補充公辦幼兒園教職工,落實嚴禁『有編不補』、長期使用代課教師的規定。二是落實學校辦學主體地位。實現『一校一章程』,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試行中小學學區化管理,推進集團化辦學、多校劃片、多校聯盟等辦學體制機制改革,推動高等學校、教學研究與教育科研部門等參與和支持中小學及幼兒園發展。三是完善教育評價體系,推進各級各類學校評價改革。深化教師評價改革,把師德師風擺在考核首位,突出教育教學實績,改進高校科研評價,推進人纔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深化學生評價改革,強化改進體育美育評價,加強勞動教育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四是健全考試招生體制機制,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招生錄取制度,建成具有我省特色的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實行初中畢業與昇學考試『兩考合一』,加大優質高中招生配額比例,招生名額適當向農村初中傾斜。五是進一步健全管理體制,優化運行機制。實現全省中小學(幼兒園)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全覆蓋並開展常態化督導。建立和完善各級各類教育質量評估監測機制。六是進一步加強督學隊伍建設,完善問責機制。按照督政、督學、評估監測職能配齊配強教育督導專兼職督學隊伍。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