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技術加持』全省大豆擴種攻堅戰
2022-02-18 10:11:4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梁金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2月18日訊 春節一過,全省各地都緊鑼密鼓投入備春耕。省農業農村系統工作會議提出,今年我省要堅決打好大豆擴種攻堅戰。堅持擴面積、提單產雙輪驅動,推進大豆產能提昇工程落實落地。調整優化大豆生產布局,集成組裝高產高質高效栽培技術模式,全面挖掘大豆增產潛力,提高大豆品質,今年全省大豆種植面積將新增1000萬畝以上,新增大豆產量26億斤。

  如何擴面積、提單產、昇品質?怎樣讓生產關鍵技術落地?日前,省農業技術推廣站制定《2022年黑龍江省大豆生產技術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為全省大豆生產穩步發展提供『技術加持』。

  合理調茬選好地 因地制宜打基礎

  《意見》從合理輪作、高標准整地、種子精選及處理等方面支招大豆生產。

  首先,在優化結構的基礎上,合理調茬,減少連作、重茬,有條件的地區實行米-豆-米、米-豆、米-豆-麥、米-豆-薯等輪作。采取輪作的地塊,要掌握前茬作物種類及用藥情況,杜絕除草劑藥害發生。

  高標准整地分為清除田間秸稈、視?整地。前茬是玉米地塊,采取機械打包、撿拾、耙子?和人工摟堆等形式,推進秸稈盡快離田,做到應離盡離。將未出地秸稈全部清理出地,為滅茬、整地、播種爭取時間。要堅持保底?、封表?,對不同地塊,根據土層化凍情況進行作業,確保?情。

  按照布局選好種 科學管理避藥害

  做好大豆種子的精選與處理同樣重要。在品種選擇上,要按照《黑龍江省2022年農作物優質高效品種種植區劃布局》的要求,因地制宜,選擇優質高產品種。做好曬種和芽率試驗,選用發芽勢和發芽率均高的種子播種。實行種子包衣,依據當地病、蟲、鼠害發生情況進行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同時注意掌握劑量,避免出現藥害和藥物浪費。

  通過調配方、增施有機肥、多種施肥方法相結合,科學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適當降低化肥用量。每畝施用含有機質15%以上的農肥1.5噸?2噸,結合整地施入。根據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養分平衡狀況,測土配方施肥。一般畝施尿素2.5kg?3kg、磷酸二銨8kg?10kg,硫酸鉀3kg?5kg。第一次追肥在大豆初花期,每畝用尿素0.3kg?0.5kg加磷酸二氫鉀0.2kg葉面噴施;第二次追肥在大豆結莢期,結合病蟲防治進行,磷酸二氫鉀0.2kg+米醋0.16kg增莢促熟。通過側深分層施入的方式提高化肥利用率,建議將70%的肥料作底肥施入、施肥深度在種下10cm?14cm,30%的肥料作種肥施入、施肥深度在種下4cm?5cm。

  靈活播種搶農時 精管機收保豐產

  根據地溫和不同土壤水分狀況靈活播種,力爭5月20日結束大田播種,把大豆播種在豐產期。?情適宜的地塊提倡早播,乾旱地塊可適時『搶?』,對於春澇地塊可晚播密植。要做到精細播種、用種精量、下籽均勻、深淺一致、覆土嚴密,要科學合理密植,采用先進高產栽培技術提高群體產量。

  靈活運用苗前封閉除草、苗後莖葉除草等方式做好除草工作。強化苗期鏟趟管理,出苗後進行查田,提早育苗,及時補栽、移栽。大豆拱土、生育期間適當中耕,花莢期、鼓粒期遇旱應及時灌水。加強病蟲害監測,達到防治指標,針對蚜蟲、紅蜘蛛、大豆食心蟲、草地螟、大豆菌核病等不同情況,采用農業、物理、生物等綜合措施及時防控。

  在收獲階段,待到大豆葉片全部脫落,籽粒含水量降為18%以下,使用聯合收獲機直接收獲。收割前必需對收割及運輸機具清掃乾淨,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莢為准,不丟枝、不炸莢,無泥沙,割後曬5天?7天,做到單收割、單拉運、單脫粒、單品種存放。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