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搜 索
黑龍江人冬奧『火出圈』背後的『六大秘笈』
2022-02-19 07:49:0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海鷹 丁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2月19日訊 北京冬奧會上,黑龍江想低調都不行,實力已經不允許了!截至18日上午,中國隊斬獲8金4銀2銅,其中3金2銅,和咱黑龍江『老鐵』有關!

  獎牌不過是『試金石』。頒獎臺上的榮耀和光芒背後,是黑龍江健兒刻苦訓練付出的汗水和淚水,是關鍵時刻咬緊牙關的堅持。

  走近他們,了解他們,你纔能明白,冬奧會上,黑龍江運動員大放異彩,除了冰天雪地得天獨厚的天然稟賦,更有其背後取得成功的獨特秘笈。

  秘笈1 敢於吃苦自立自強

  沈得住氣,是黑龍江教練員、運動員的底色。

  七臺河,『短道速滑冠軍之城』,本屆冬奧會上更『火出了天際』。但當地人都忘不了一個人的名字,他就是短道速滑冬奧會冠軍王濛、楊揚,短道速滑世界冠軍劉秋宏和范可新的啟蒙教練——已故教練孟慶餘。

  孟慶餘生前就是國內短道速滑項目聲名遠播的教練,有人出高價要他的運動員,也有些地方以優厚待遇欲把他挖走,可他不為金錢所動,紮根在七臺河,為家鄉默默做著貢獻,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5日,武大靖、任子威、范可新、曲春雨、張雨婷5名黑龍江人參加的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為中國代表團一舉拿下首金。范可新在賽後媒體見面會上說:『首先感謝濛姐,短道速滑是一種傳承,我們都是七臺河人,我希望以後有更多的七臺河小孩,能接上我的這一棒。』

  一個城市的歷史和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諸多個體的前途命運。『跪著挖煤,站著做人。』這是七臺河煤礦工人中廣泛流傳的話,形象說明了煤礦工人敢於吃苦、自立自強的精神品質。

  這,也是孕養、培育世界冠軍的黑龍江人的精神特質。

  賽場上的武大靖,沈穩霸氣。至今,他都是短道速滑5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和奧運會紀錄保持者。

  世界最高領獎臺上的高光一刻,背後是無數個不為人知、漫長枯燥的日子。

  武大靖10歲開始練習短道速滑。十餘年來,訓練場上,他始終是『拼命三郎』。今年28歲的他,雙腳嚴重變形、遍布傷疤和老繭。

  咬緊牙關十年磨一劍的黑龍江運動員,武大靖不是唯一。無論聚光燈能不能打在頭頂,他們都不會停止周而復始的高強度訓練;哪怕僅僅借著微弱的星光,他們也不會偏離自己選擇的路;當星光也暗淡的時候,他們就自己發光,用心照亮前行的路……

  武大靖們,深深沈潛在自己熱愛的事業裡。因為熱愛,所以專注,所以執著。

  秘笈2 初心不改執著堅守

  不忘初心,這是黑龍江運動員一直在訓練場上踐行的一句話。

  首次參加冬奧會即獲金牌,在網友心中,哈爾濱女孩張雨婷的冬奧首秀堪稱『夢幻開局』。可你知道,這位被王濛力挺的小姑娘背後有多拼嗎?

  初中同學劉子鈺說,張雨婷的訓練是常人無法想象和堅持的,『無論是三十多攝氏度的高溫天,還是寒風刺骨的冬日,她都會一如既往地堅持訓練,偌大的操場一跑就是三十圈。』張雨婷的母親說,女兒每天進行高強度訓練,『視頻裡的雨婷在騎車訓練後,每一根頭發絲都在流汗。』

  通往冠軍的路上布滿荊棘與坎坷,可唯有一顆堅定的心,不拋棄、不放棄,支橕著一個又一個龍江健兒走到今天,走上冠軍領獎臺。

  2008年,15歲的范可新患上青春期缺鐵性貧血。醫生一再叮囑,決不能再訓練了,爸媽也勸她不要再回隊了。可一路咬牙拼過來的范可新怎甘心放棄?她哭著哀求媽媽:『我一定要堅持滑下去,我不能半途而廢,我將來一定能進國家隊,我還要奪金牌!』

  在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半決賽時,范可新意外摔倒,無緣決賽;4年前的平昌冬奧會,范可新再次錯過金牌。

  已是老將的范可新,依然選擇堅守。

  『一心向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全世界都會給他讓路。』北京冬奧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武大靖、范可新領銜中國隊摘首金,29歲的范可新,終於破繭成蝶!

  秘笈3 硬核『工匠精神』

  從4日冬奧會開幕至17日,王濛連上近60條熱搜,被牢牢『焊』在熱搜榜上。她沈浸式、嘮嗑式的解說,代入感強,降低了專業比賽的觀看門檻;又極富激情,讓人『上頭』!但更重要的一點,王濛如此凝聚人氣源於其無懈可擊的專業素養。用她自己的話說:『我就是乾這個的!』

  王濛表達直率,『圈粉無數』。她的專業能力更硬核!

  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半決賽中,中國選手李文龍被加拿大選手踢刀摔倒。王濛一眼看出是『踢刀』,解說時提前神預判,中國隊會進決賽!

  絕對的自信哪裡來?

  『我為什麼能坐在這裡?因為我曾經向國際滑聯技術代表請教了兩個小時這種情況下的規則!』

  有人說東北人粗獷豪放,但在熱愛的事業上,黑龍江人可精細著呢,像工匠一樣打磨精品,細致毫厘。

  4年前的平昌冬奧會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決賽中,小將高亭宇以34.65秒獲得了一枚寶貴的銅牌。北京冬奧會,高亭宇以34.32秒的成績打破奧運會紀錄,完美奪冠。

  0.33秒的快進,就是一眨眼的功夫。但為了爭取這一眨眼的時間,高亭宇克服腰傷,精益求精、堅持不懈,努力了4年。

  這,是對『工匠精神』的完美詮釋!黑龍江人關鍵時刻太『丁殼』了!

  秘笈4 挑戰自我真英雄

  一直以來,賽場上的龍江體育健兒面對強手所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讓人尤為印象深刻。

  12日晚,伊春小伙高亭宇破冬奧會紀錄奪金,實現中國男子速度滑冰金牌『零突破』。而賽前一天他的腿部拉傷了,記者問他是怎麼調整的?『誰慣著誰呀?來唄!整唄!乾就完了!』『上場就是磕!』回答得就是這麼爽快霸氣。

  『哈爾濱一霸』任子威,說起話來有多狠,訓練、比賽時就有多拼命。

  豪氣乾雲,捨我其誰的黑龍江運動健兒還有——楊揚,實現中國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韓曉鵬,實現中國男子首金、雪上項目首金;王濛,中國冬奧史上獲得金牌最多的運動員;申雪/趙宏博,打破了俄羅斯運動員長達46年的金牌壟斷;張虹,取得了中國冬季基礎大項的歷史突破……

  北京冬奧會賽場上,群雄競逐,巔峰對決,龍江體育健兒不計較得失,勇敢且堅定,從容地去迎接每一次挑戰。

  看著他們意氣風發的樣子,讓我們對冰雪運動、對體育競技,甚至對未來,產生了更多的美好期冀。

  秘笈5 笑對人生逆風飛揚

  從『鞋匠女兒』到奧運冠軍的逆襲,贏得無數掌聲。

  張雨婷的初中班主任潘晶濤這樣評價她:『我從來沒聽過她抱怨苦和累,反而是她每次結束訓練時,總是微笑著面對大家。』

  范可新、張雨婷們在賽場上,為我們展示了新一代黑龍江人身上的韌性與拼勁。

  貧寒,並沒有將他們打垮,也沒有讓他們自卑,而是被他們轉換成前行的動力。

  黑龍江的冰雪孕育了無數冬奧健兒,更是黑龍江人的快樂源泉。當你在亞布力、帽兒山、冰雪大世界,看到賞冰樂雪的人們,你會一下子明白:樂觀豁達,是對冰雪運動精神的最好注解。

  『我是哈爾濱一霸!』你能想象到,任子威在說出這句話時,是笑對人生的一種調侃、是面對困難的雲淡風輕嗎?

  黑龍江人就是天然的樂觀派!冰雪嚴寒下苦中作樂,他們通透達觀,他們自帶幽默,他們在一次次的自我突破和歷練中,逆風飛揚!

  秘笈6 捨棄自我講『團魂』

  黑龍江運動員就像從大小興安嶺走出來的東北虎,個個氣勢如虹,走出黑龍江,走到北京冬奧會賽場上,虎虎生威,王者歸來。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黑龍江運動員,內心也有柔情。他們一直在講『團魂』。

  賽場上每一塊獎牌,都凝聚著團隊的力量。

  在短道速滑1000米男子決賽中,武大靖拍拍任子威,一句『你先走』,讓網友破防了!

  『只要你贏了,那我們就都贏了!』這是團結的力量,更是中國隊的精神!

  任子威在奪金後說:『這枚金牌不只是我個人的金牌,也是團隊的金牌!』

  個性張揚的短道速滑實力王者,同時也被網友盛贊『大格局』『有團隊精神』的王濛更是激動地說:『這是用團隊的力量,取得的個人金牌。』

  北京冬奧會,中國代表團中黑龍江輸送參賽運動員63人,全國最多;輸送教練員15人,佔中方教練員半壁以上江山;涵蓋了北京冬奧會幾乎所有的項目,創造了一個紀錄。

  『北京是主場,龍江是主力。』發揚團隊精神、集體主義精神,貢獻龍江力量,體現龍江擔當!

  這就是黑龍江,團結一心、傾盡全力,敢於擔當勇於奉獻!

  這就是黑龍江人,埋頭苦乾、努力拼搏、義氣講究、直爽熱情!

  為國征戰,黑龍江健兒北京冬奧會『火出圈』,沒有偶然、沒有幸運。

  看完冬奧會,你也會更懂黑龍江。

  這片白山黑水之間,有無數真心英雄。

  隨時『破圈』,驚艷世人!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