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2日訊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大慶市自正式獲得地方立法權以來,《大慶市物業管理條例》《大慶市露天市場管理條例》《大慶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條例》《大慶市停車場管理條例》等多部實體法相繼落地,不但兼具了針對性、科學性、實用性和可行性,而且創新設置了多個方法、制度,深受市民好評。這些法律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都離不開一人,他就是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立法科科長吳槐忠。
有法可依,他是立法條例執筆人
2015年我國修訂《立法法》,賦予設區市地方立法權。權力是賦予了,可想要正式實施,全省13個地市得分好幾批推進。為了『搶』頭一批,吳槐忠作為市人大立法籌備組成員之一,積極開展立法調研,推進立法機構建設,准備申報材料,最終推動大慶市獲得了首批立法授權,大慶民主法治建設新篇章就此開啟。
2016年,作為執筆人,吳槐忠組織制定了《大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起草之前,他去南方多個已經獲得立法權的地市實地調研,僅是搜集政策文件、外地市條例等立法資料匯總起來就有30多萬字,他逐字逐句研究、學習、借鑒,熟悉掌握相關專業術語及立法技術規范。
該條例從立法原則、立法准備、人代會立法、常委會立法、報批公布、適用解釋等多方面,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使地方立法工作程序規范,工作開展井然有序,實現了大慶市立法工作有法可依。
立法為民,他是群眾利益守護者
2017年,大慶市首部實體法瞄准《大慶市物業管理條例》,面對這樣一個涉及面廣、情況復雜、矛盾突出、社會關注的立法項目,對剛剛組建一年的大慶市立法隊伍而言,無疑是個巨大挑戰。吳槐忠暗下決心,迎難而上,堅決保質保量完成立法任務。
在吳槐忠的建議下,『立法專班』模式高效推進立法工作。吳槐忠還綜合考量專家、行業主管部門意見,深入物業企業、居民家中調研。字字順民意,居民反映物業收費價格高、質價不符,條例中不但設定了等級收費制度,還建立了物業服務企業信用信息評價體系,評價結果作為建設單位或者業主大會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的參考條件。該條例的頒布實施,被評為大慶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100件大事之一,載入大慶民主法治建設史冊。
出臺《大慶市露天市場管理條例》時候,吳槐忠白天帶隊走訪大慶市樂興夜市、廣源市場等各大露天市場,訪商戶、問百姓,搜集完各方意見,還會組織座談、討論,晚上就加班對相關法條進行修改,十點多回家是常事。最終,該條例將露天市場確定為政府主導的惠民工程,創設了政府主導規劃設置、日常管理制度,受到群眾認可和好評。就連省人大常委會都認為,大慶此舉緊緊抓住了城市管理中的突出問題,積極回應民生關切,彰顯『小切口、立得住、真管用』的立法精神,具有創新性,是一個很好的示范。
弘揚『工匠』精神,當甘於奉獻的實乾家
每一個條例出臺的背後,都有吳槐忠等立法人灑下的汗水,他大量走訪群眾讓立法接地氣,他通宵達旦『咬文嚼字』做到每一條規定都『簡明扼要、清晰准確,不產生任何歧義』。為確保立法質量,他參與制定的每一部條例,都經歷了幾十次修改完善。無論是框架結構、制度設計,還是條款內容、文字表述等方面,無不求精、求准。
吳槐忠說:『立法人要有為社會「立規定矩」的底氣、勇氣和志氣;要有奉獻精神,甘居幕後,坐得住板凳;要有認真態度,敢於較真,精益求精。』
對黨忠誠,胸懷匠心。自參加工作以來,因為他始終愛崗敬業、刻苦專研、一絲不苟、勇於創新,對待工作高標准嚴要求,連續多年,吳槐忠公務員年度考核都是優秀,多次評為市優秀法學法律工作者、2019年市優秀共產黨員,2021年撰寫的《完善立法體制機制,推進地方特色立法工作》,獲得全省地方立法工作征文評選一等獎。大慶立法工作得到上級肯定,吳槐忠多次在全省立法工作會議上交流發言。2020年,法工委被評為市直機關踐行『工匠』精神先進集體。2021年,吳槐忠獲評第三季度敬業奉獻類『龍江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