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讓老林區早日煥發青春活力
2022-03-08 13:54:00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作者:楊思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網哈爾濱3月7日電 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轉型發展,關系到國家生態安全大局。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伊春市市長董文琴介紹,圍繞推進林區轉型發展,黑龍江省在深化體制改革、發展綠色產業、提高林業職工收入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進展。

  黑龍江省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達47.3%,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全國最大的重點國有林區,森林經營面積近1800萬公頃,林業職工28.2萬人,分別佔全國重點國有林區經營面積的55.1%、職工人數的73.8%。70多年來,這裡的林區累計生產木材7億立方米,為支援國家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林區轉型怎麼樣、生態保護怎麼樣、職工生活怎麼樣』——『林區三問』為黑龍江林區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黑龍江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改革創新為牽動,以轉型發展為核心,以改善民生為根本,努力讓老林區早日煥發青春活力。

  一是蹄疾步穩抓改革,林區體制機制實現新變革。堅持向改革要出路、向改革要發展、向改革要未來,黑龍江省全面推進森林資源管理、社會行政管理、企業經營管理職能『三分離』,如期實現了政企、政事、事企、管辦『四分開』,建立了森工企業運行新體制和森林資源管理新體系。

  以伊春為例,通過統籌推進重點國有林區改革、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和地方黨政機構『三大改革』,組建伊春森工集團,結束了延續半個多世紀的『政企合一』體制,轉型發展活力充分釋放。

  二是瞄准市場抓轉型,加快生態價值轉換。黑龍江省三大森工集團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向資源開發和精深加工要發展,全省食用菌栽培規模達到63億袋,黑木耳產量居全國之首,人參、刺五加等中藥材產量佔全國50%以上,紅松籽、榛子等特色堅果產量佔全國70%,藍莓、藍靛果、沙棘等野生漿果產量居全國第一,林區經濟由『一木獨大』向『多業並舉』轉變,去年全省林業經濟總產值達到1338億元。

  在伊春市,通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開展了『生態銀行』試點,去年利用75萬畝林輔用地,與國開行開展合作,獲得20億元綜合授信,一期4.85億元的項目已經啟動,於今年2月23日實現了全省第一筆森林碳匯交易。5年來,全市累計接待游客6500多萬人次,旅游收入達到500億元以上,較改革前森林食品、中醫藥、綠色礦業產值分別增長了48.6%、80.5%和223.4%。

  三是千方百計抓增收,林業職工收入實現新提高。近幾年,三大森工集團采取森林經營崗位承接、特色產業吸納、創新創業帶動等措施,解決停伐後富餘職工轉崗就業15.69萬人,林業職工增收54%。

  據統計,伊春市已妥善安置林業富餘職工7萬多人,伊春森工集團在冊職工年人均工資由改革前的2.7萬元增加到了4.18萬元,增幅55%。

  作為我國生態大省、北方生態安全屏障,黑龍江省將繼續做好改革『後半篇文章』,堅決扛好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大責任,奮力走出林區轉型發展新路。(完)

責任編輯: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