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錢在農行『沒了』??③農行綏化分行行長『友情提示』:不要盲目信任任何一位金融單位員工!
2022-03-15 14:04:14 來源:東北網-極光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極光新聞報道 近日,綏化市9名銀行客戶在中國農業銀行綏化北林支行購買200多萬元(本金)理財產品,結果一年到期養老錢卻血本無歸,銀行以這是大堂經理個人行為、客戶辦理銀行業務沒有通過『正規渠道』為由,建議老百姓走依法維權之路。銀行這樣的解決方案顯然無法與當事人達成共識。

  中國農業銀行綏化分行行長祁景隆表示:銀行大堂經理孫海燕嚴重違背了農業銀行的規章制度,違規推薦了第三方的理財產品,已對當事人孫海燕進行了開除處理。

  同時,祁行長『友情提示』廣大客戶:『在正規的金融機構辦理任何的業務,都應該有銀行出具的紙質單據,在掌上銀行或者是櫃面交易也有留痕。印章或者交易流水,一定能體現出你所購買的是理財、存款還是其它金融產品,正規的渠道都有紙質或者電子交易流水和留痕的。提醒廣大客戶,不要盲目地信任任何一位,無論是否是金融單位的員工,他在違規辦理業務引導的時候可能就給客戶帶偏了。』

  乍一看,說的好像沒什麼問題,可結合實際想想,卻有不妥之處。不要相信任何金融單位員工,這讓百姓還怎麼辦理相關業務?當百姓推開銀行的大門,如果見到的是一個個『無法信任』的人;如果手裡握著錢卻無法放下心;如果走上前來的大堂經理可能會以『個人行為』推銷產品;如果銀行大堂經理介紹的服務不能代表銀行,窗口工作人員辦理的存款也可能變成保險,這將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

  如果辦理所有的業務只能靠客戶自行規避風險,而銀行對於員工的違規行為卻不能有效防范,那麼,金融服務行業的『服務』究竟體現在哪裡?

  信用是銀行金融機構的『生命線』,是萬萬不能丟的『金字招牌』,當信任不再,信用又從何談起?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