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雙鴨山市推動鄉村振興和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系列報道⑤ 爭當現代農業『領跑者』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友誼縣凝聚場縣合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
2022-03-21 10:59:26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楊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3月21日訊 黑土沃野,稻谷飄香。友誼縣轄區的友誼農場被譽為『天下第一場』,現代農業發展全省領先、全國聞名。

  找准定位借勢發力。友誼縣充分發揮場縣合作共建體制優勢,做到項目前期共同謀劃、政策資金共同爭取、地方配套共同承擔,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

  關鍵詞:圍繞『五個抓手』,夯實農業現代化建設基礎

  優化種植結構,實現農業豐產增儲。按照『兩優一早』的原則,優質水稻、中早熟玉米、優質大豆分別佔比30%、70%和80%,畝均效益分別達到445元、563元和632元,糧豆總產達21.87億斤,實現『十八連豐』。

  加強基礎建設,打牢農業發展根基。投入3489萬元,新建高標准農田3.2萬畝;投入5200萬元進行格田改造25萬畝;投入3255萬元,完成堤防加固6.08公裡,清淤300餘公裡;新建砂石路55公裡和砂石路養護1400公裡項目;新建曬場臺面46404平方米,改造高標准智能育秧基地1處。

  推行聯合經營,促進農業節本增效。鼓勵農場構建新型經營管理模式,互助聯合體數量增加到42個,經營土地12萬畝,投入品100%統供,年節本增效1300萬元。

  發展高效訂單,降低農業經營風險。全年共簽訂訂單35萬畝,增收1038萬元;實施『友誼大米』『友誼大豆』品牌戰略,規劃2萬畝高端品牌專屬基地並打造1萬畝高效作物生產基地;發揮『黑墾友誼西香瓜』地標產品優勢,種植西香瓜1.4萬畝,效益達3962萬元。

  創新科技支橕,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完成國家級耕地質量保護和減肥增效技術等4個推廣項目,省、市、縣試驗示范項目60餘項,為現代化農業發展插上了科技翅膀。

  關鍵詞:實施『三大工程』,加速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

  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推動農業綠色發展。與中科院開展『黑土糧倉』項目,探索全國首例坡耕地等高種植技術;開展輪作試點面積14.3萬畝,利用畜禽糞污還田1.4萬畝,打造種養結合的循環型生態農業模式;全面加強農田林網化建設,補植補造林木580畝,更新過熟林18391立方米。

  實施智慧農業工程,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先後投入資金1950餘萬元,構建農業物聯網,建設大田數據采集設備和監測點160處,鋪設通訊光纖100公裡,形成覆蓋友誼耕地的農業大數據監測網絡;在東建鄉永林村建立1000畝智慧農場核心區,探索水稻種管收全程無人化作業。

  實施擴繁基地建設工程,促進良種推廣應用。加大良種篩選力度,示范推廣適合友誼地區栽種的玉米、水稻、大豆優質品種各5個,引進試種航天誘變水稻品種1個;與墾豐種業合作,建立萬畝良種擴繁基地1處;加強培訓宣傳力度,召開品種推介會15次,培訓2000餘人次。

  關鍵詞:做到『四個全覆蓋』,確保農業現代化建設可持續

  健全農業標准化體系,實現標准化生產全覆蓋。在農時標准化上,突出一個『早』字,倒排工期,在10月30日前完成100%黑色越冬;在農技標准化上,突出一個『新』字,全年科技投入1025萬元,推廣側深施肥、無人駕駛等26項新技術;在農機標准化上,突出一個『嚴』字,打造11個標准化農機停放中心,嚴抓作業標准,使友誼農機管理和農機作業質量大幅提昇。

  嚴控農業投入品准入,實現綠色生產全覆蓋。推廣減肥技術,減少肥料應用5%;有機肥替代量8%;變量施肥4500畝,實現減肥15%;大豆免施基肥12萬畝,減肥100%;推廣減藥技術,減少化學農藥10%;規范包裝廢棄物回收流程,回收率達100%。

  完善雙控一服務制度,實現專業化統供全覆蓋。充分依托農墾集團化運營體系,實現全年肥料統供率85%,種子統供率72%,統一航化面積45萬畝;全年統營玉米1.93萬噸、水稻8萬噸,實現純利潤80萬元。

  推進智能裝備引進,實現農機智能全覆蓋。更新側深施肥插秧機、履帶式一體收割機等新型農機具1864臺套,智能農機裝備100餘套,實現農業生產從人工走向智能。

  『要堅持發展現代農業方向,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下一步,友誼將繼續深刻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內涵,認真落實省委、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凝聚場縣合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爭當農業現代化『領跑者』,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責任編輯: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