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安天下,種為基石,種子是現代農業化的基石,更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源頭。黑龍江作為我國產糧第一大省,是築牢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是對種業創新者核心利益的最大保護,是對打好種業翻身仗的最大支持,更是對增強黑龍江種業競爭力的最大激勵。
2022年3月1日起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施行。新種子法的出臺,一方面將種子的知識產權保護提昇到與工業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同一水平、同一力度;另一方面會更好地推廣農業知識產權的理念,是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發展史上重大標志性事件。
種子法修改亮點
亮點一
引入『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
為激勵育種原始創新,借鑒《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1991文本,引入『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從源頭上解決種子同質化嚴重的問題。
通俗來講,實質性派生品種就是對原始品種進行簡單修飾後育成的衍生品種,如過去一輛舊車換兩個車燈就屬於『新車型』,新種子法明確認定該行為屬於原始車型基礎上的『改裝車』。新種子法規定以商業為目的利用實質性派生品種,應當征得原始品種的植物新品種權人的同意,也就是說無論在原始品種基礎上怎麼『換馬甲』『修飾改良』,都算是對原始品種的派生使用,原始品種權人可從中獲利。
亮點二
擴大植物新品種權的保護范圍
為更好地保護種業原始創新者利益,新種子法擴大植物新品種權的保護范圍、延長保護鏈條。
為解決保護范圍過窄、保護環節不完整,品種權人常陷入取證難、維權難等不利局面,將保護范圍由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延伸到收獲材料,此處的收獲材料指可以用作生產性的繁殖資料,如園藝作物,果實是收獲材料且可再生產。新種子法規定使用授權品種繁殖材料而獲得的收獲材料,也應得到品種權人的許可,擴大品種權保護范圍,增加了品種權人主張權利的機會;將收獲的保護環節由生產、繁殖、銷售擴展到生產、繁殖和為繁殖而進行處理、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出口、存儲等,使被侵權者或利害關系人獲得更多的取證機會,有效解決植物新品種權案件『取證難』等現實問題。
亮點三
加大懲罰性賠償力度
為提高對侵害植物新品種權行為的威懾力,新種子法進一步加大懲罰性賠償力度。
近年來,植物新品種侵權糾紛案件明顯增多,假冒套牌、仿冒仿制現象屢見不鮮,已成為種業市場『毒瘤』,而違法成本低是套牌種子屢打不絕的重要原因。新種子法加大了侵權處罰賠償力度,將侵害植物新品種權行為懲罰性賠償數額的倍數上限由三倍提高到五倍;將賠償上限由三百萬元提昇到五百萬元,讓侵權者付出沈重的代價。
黑龍江法院深入推進種業知識產權全鏈條全方位保護,綜合運用民事及刑事審判手段打擊侵害種業行為。近年來審結的植物新品種權民事糾紛案件,案涉品種權人全部勝訴,法院均依法支持其損害賠償請求,有效保護品種權人的合法權益。審結涉套牌種子、仿冒種子等刑事案件14件,23人被判處刑罰,注重涉案財物處置及財產刑運用,其中單案判處罰金達190萬元,從經濟根源上切斷再次侵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