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8日訊 春開新篇,萬物復蘇。為搶抓現代農業生產備耕先機,泰來縣勝利蒙古族鄉近期依托社會化服務組織主體,加大土地托管力度,從簽訂托管合同到為托管土地『量身定制』准備農資,再到農機具檢修,顯現出了不同以往,但又同樣繁忙熱鬧的備耕場面。
宏潤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會議室內,村民們全神貫注地聽著泰來縣農經總站工作人員講述土地托管後,在收益、技術、生產資源配置等方面的種種好處。勝利蒙古族鄉二龍村村民苗春雨就是聽眾之一,他在詳細了解土地托管政策後,迅速與合作社簽下了300畝的全程托管合同。
苗春雨告訴記者,托管後,合作社統一使用優良品種,產量提高了,去年托管戶畝增產200斤,一畝地保底給1150元錢,相當於坐等分紅。而托管後沒了土地的牽制,他還准備另打一份工,再增加一份收入。
據了解,早在2018年,宏潤合作社就已開始了土地托管社會化服務,利用合作社規模經營優勢,為農戶提供耕、種、管、收、病蟲害防治、秸稈綜合利用等一條龍服務。目前,合作社共托管土地25000畝,年可節省各項作業費用16萬餘元,增收達到100多萬元,節本增效近90萬元。今年,有更多農戶看好土地托管服務,宏潤合作社新增托管土地16000畝,其中采用大壟雙行節水滴灌技術近1000畝,為托管農戶增產增收打下良好基礎。
隨著托管土地面積的不斷增加,為有效管控土地托管中各種風險因素,泰來縣農業農村局、縣農經總站還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合作社,加強對土地托管中可能出現的違約風險、托管方經營風險等方面進行指導和監管,確保土地托管健康有序發展。泰來縣農經總站站長杜繼祥表示,土地托管是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也是幫助農民增收開闢的新路徑,當地將在進一步擴大規模、提昇服務質量、強化農業機械管理、加強資金監管等各項政策上再下功夫,通過土地托管的牽動,助力鄉村振興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