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31日訊 饒河縣運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賦能傳統農業,積極打造數字化指揮調度體系、質量管控體系、營銷體系和治理體系,不斷提高農業管理水平,實現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信息技術與傳統農業融合發展,做大做強做優區域特色數字經濟,有力地助推了興邊富民持續增收。
近年來,這個縣整合資產和資金,投資3000餘萬元,自主開發了『饒河縣數字農業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建立縣級指揮調度中心和鄉鎮基地信息采集與錄入中心,采集農業生產投入品、生產環境、加工環境、運輸倉儲等各環節信息,嚴格執行標准化、規范化體系標准,將農業生產與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化、信息化技術相結合,建立農業數據智能化采集、處理、應用、服務、共享體系,在現代農業發展中應用物聯網技術,加強物聯網傳感設備在節水、節肥、控溫、防病等環節的應用,切實提高全縣農業管理水平。目前,累計建成互聯網+高標准示范基地28個,面積達56萬畝。
該縣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通過防偽系統進行加密計算,實現農產品全程溯源,從產地和市場兩個環節入手,通過對農產品實行『從田頭到餐桌』全過程質量安全控制,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同時,依托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69個鄉村級電商服務站,打造集產品展示、電商培訓、創業孵化、一鍵代發等配套功能的電商產業生態圈。由縣屬澤饒農業有限公司牽頭負責建立了『饒河臻選』自運營電商平臺。創建了『盧小開助農電商孵化基地』,圍繞資源稟賦、文化內涵和產品特色,帶動發展農村電商就業創業280餘人,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
在此基礎上,饒河縣進一步整合人口、土地、資源、農機、財務、金融等分散數據,打造全縣農經大數據信息系統,實現了農村三資管理、銀農直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農業生產托管、農村產權交易、農村土地貸款、農村土地流轉、五級監測三級聯網及宅基地管理等一張圖展示,縣、鄉、村三級數據及信息實現高度融合,激發農村改革新活力,促進了農村各項改革任務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