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日訊(記者 王亮)黑龍江省嘉蔭農場有限公司的吳長波於2008年就開始利用農機優勢,嘗試在周邊農村租種土地,之後與當地村民一起成立了合作社,共同發家致富。2022年,他們的種子、化肥等農資已於去年11月份就已備好,就等4月26日左右開始播種玉米。
農資提前准備、備春耕有條不紊……這得益於墾地合作背景下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像吳長波一樣,有一些人很早為當地提供農機服務的同時,嘗試租種土地,並成立合作社。這些『星星之火』,為墾地合作提供厚實的『土壤』。

如今,墾地合作有了更深入的發展。3月22日-23日,北大荒集團與佳木斯市政府簽署了《共建大三江墾地融合發展示范區協議》,標志著北大荒集團墾地融合發展合作跨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到,聚焦關鍵薄弱環節和小農戶,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墾地融合發展對於黑龍江省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等方面來說,具有積極意義。
據了解,北大荒集團企業化運營後,緊扣國家農業發展戰略,做出成立農服集團組建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的重要決策,2020年末農服集團成立。公司在發展種子、農資、農機、農化等產業板塊的同時,新增農地運營板塊,以組建區域農服中心為『小切口』,積極探索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銜接的『大戰略』,先後在集團9個分子公司、佳木斯市、安徽鳳陽縣、冀魯豫等地成立15家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產糧大省,要先將省內農業社會化服務做好,農服集團確定由所屬黑龍江農業科技公司在省內專門對接服務小農戶,重點推廣龍江超越合作社的魏剛模式,農業科技公司計劃2022年開始,在每個鄉鎮中找出1名合伙人,合伙設立村鎮級農服中心,專門對接小農戶,預計成立約1270家,努力做到黑龍江全縣域覆蓋。
吳長波的發展是『墾地融合』下新型職業農民的成功實踐。農場所屬的綏化分公司已於2022年先後與綏化市轄區內海倫市、肇東市、安達市、綏棱縣,伊春市轄區內嘉蔭縣等屬地縣市政府進行了積極對接溝通,目前已達成和落實服務面積162.05萬畝,其中與海倫市簽訂了102萬畝的托管服務協議,與鐵力市簽訂54萬畝托管服務協議。在肇東市開展全程托管5000畝,在嘉蔭、綏棱等地開展服務5.55萬畝。
『別人備春耕都是農機檢修、采購種子肥料,我的備春耕則是擴大土地租種面積,去年就在嘉蔭縣燎原村租種土地1200畝,同時全程托管農民耕地5000餘畝。』同樣是嘉蔭農場的馮建福表示,在墾地合作的『新契機』下,今年他還要進一步擴大土地規模,實現高產量的目標。
墾地融合發展跨入新的歷史階段,必將為黑龍江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鄉村振興、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產生積極影響。